隨即,大雨傾盆而至。天地之間,變成白茫茫一片。雨聲震耳欲聾,如同萬馬奔騰。雨點逐漸連成水柱,仿佛河流倒懸,想要將滿地的污血沖刷干凈。
人影,在大雨中變得不真切。人的五識,在那一瞬間,通通遲鈍起來。
戴天覺得難以睜開雙眼,再聽不見喊殺之聲。自己仿佛如墜混沌。連周身的疼痛,也不知是刀劍之傷,還是雨水的擊打。
但戴天還是拼命地翻動自己手中的長劍,游弋在從嘉周圍,替他擋開攻來的長刀。
這樣的舍生忘死,倒不是為了報答那鰣魚之恩。
在這一刻,戴天心中記得的,只是兒時師父秦松,對他講的關于承諾的長篇大論。
說是長篇大論,其實只有寥寥數語。
但相對于師父秦松一貫的沉默寡言,這寥寥數語,已經是極少有的長篇大論了。
兒時的戴天,總是跟在秦松身后,往來于松風崖和醉月崖之間。
師徒倆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走進那個黝黑深長的冰洞,在那方如玉的石臺上,點上一盞油燈。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點上油燈之后,秦松總是陷入長久的沉默之中。
他會站在那面巨大的冰壁前面,靜靜地凝視冰中的人影。
而這個時候,是戴天最為難熬的光陰。
小小的戴天,總是凍得瑟瑟發抖,或者無聊得磨皮擦癢,不知所以。
他曾經問師父秦松:“冰中是誰?”
“故人。”秦松的回答淡淡的。
“為何要點燈?”
“洞中歲月孤寂。一盞明燈,聊做慰藉。”
“為何是師父您來點燈?”
“這是為師的承諾。”
“承諾?”
“承諾,就是終其一生,舍其一世,也要完成的事情。”
“這件事情很重要嗎?”
“……很重要。”
“那徒兒將來斷不能輕易承諾。”
“只要承諾,就要傾盡全力實現。這是君子之品,俠義之道。”
小小的戴天,抬頭望了望站在冰壁之前的師父秦松,心中對承諾,充滿了敬畏。
這兒時的敬畏,也讓戴天,多年來,不敢輕易給人以承諾。
沒想到今日一頓桂花釀燜鰣魚,就讓戴天,奉上了舍生忘死的承諾。
此時,戴天死死地握著手中長劍,任憑雨水在臉上沖刷。他的長衫已經濕透,動作變得緩慢起來。但他依舊牢牢地守在從嘉身旁,不曾退卻半步。
上百個死侍,雖將戴天和從嘉圍成鐵桶一般,卻也只能站在原地干瞪眼,不能上前一分。
手持長刀的死侍,發現無論從哪個方向進攻,都會被戴天的長劍,化解于無形。
不但刀法被化解,這些死侍,很快死的死,傷的傷,橫七豎八躺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