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修當然曉得其中的門道。官場的規矩就是絕對不能越級,該誰出風頭就誰出風頭。搶了李知府的風頭,還能有好果子吃嗎?
“知道了,孫兄放心好了。倒是孫兄你,免不了要跟徐小公爺說幾句話,可得想好了,別磕磕巴巴的給令尊丟人。”
寧修心情顯然不錯,還不忘揶揄死胖子一下,氣的孫悟范差點背過氣去。
“這個就不勞寧賢弟費心了。”
他負氣似的扭過身去,梗著脖子望著江面。
江陵是長江中游的重要中轉,不少貨船都會在碼頭停靠補給,往來商船無數。
但在此時,為了迎候徐小公爺的大駕,李知府已經下令封鎖碼頭,上下游的船只皆不準停靠。
碼頭不能停靠,往來船只自然只能減慢速度亦或是暫時停在江岸邊,等徐小公爺的船停靠在碼頭后再揚帆起航。
此刻江面上竟然無一艘船只,倒也是奇了。
孫悟范眼睛一直盯著江面,不知不覺間竟然有些酸楚,下意識的用手去揉。
便在這時,聽得李知府喜聲道:“來了!”
孫悟范連忙睜開眼睛瞧去,只見一艘漆黑色的官船正朝杏花渡碼頭行來。
“總算來了,總算來了。”
他攥緊拳頭,激動的心情難以用言語表達。
父親大人親自寫信吩咐他一定要接待好小公爺,絕不能有任何招待不周的地方。他跟府尊商議了許久才定下了這個迎接的方案。
原本李知府是想領著官員、縉紳、儒生出城沿著江岸前行十幾里迎候的。
但孫悟范覺得這樣太過高調,也會讓徐小公爺覺得不自在。
但如果在城門口迎接,又會顯得太過隨意,容易讓徐小公爺誤會,以為他們有意慢待。
所以,孫悟范提出在城外碼頭迎接。
這個距離不遠不近,不親不疏,不膠不離恰到好處。
李知府聽了孫悟范的一番分析后也覺得有道理,這便將迎接的地點定在了杏花渡碼頭。
終于,在眾人的注視下漆黑色船身的官船在碼頭停了下來。
李知府深吸了一口氣,整了整衣衫,當仁不讓的闊步朝前走去。
船靠穩后,先是魏國公府的幾名家將跳了下來,隨即一個身著月白色蘇綢長衫的男子施施然的走下船來,在他身后跟著一個穿著唐式襦裙的妙齡女子。
寧修的目光自然也聚焦在這兩人身上。
他暗暗嘖嘆,這位身著月白色袍衫的男子就是徐懷遠徐小公爺了吧?
早就聽說徐小公爺生的豐神俊朗貌似潘安,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只是他的容貌比起自己來還是稍稍差了幾分。恩,這世間能夠比過他寧修容貌的人怕是還沒出生呢吧?
咦,徐小公爺身邊的那女人又是誰?莫不是徐小公爺寵幸的侍妾、歌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