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那枚導彈并非常規意義上的巡航導彈,里面坐著有人。
由于信息流通訊已經中斷,無線電波通訊不足以支撐這樣空間維度的實時調度,所以要想讓其在充滿隨機與偶然因素的太空戰場里實現精確控場,只能有現成的駕駛員坐在里面自行決斷。
整整十人的機組人員一直就在里面。
包括為了躲避碎片而進行的避讓,以及鉆進那片碎裂星團途中的細微操作,都是由人來完成。
至于最后的爆炸,當然也是主動施為。
時間過去近兩個小時,那些被炸得四散亂飛的隕石終于顯示出不合理的地方。
原本這些石頭應該完全四散而開,僅有極少數會靠近母皇艦的方位,但現實情況卻是有三萬余枚大小接近的“隕石”一直在悄悄地小幅度變向,甚至還在持續加速。
到現在,這些“隕石”已經變成了三萬余枚直直沖著母皇艦而去的隕石導彈,再隱蔽的偽裝也該露餡了。
少量太空沙蟲開始噴吐折躍炮彈。
下一剎那,“隕石”表面的巖皮抖動脫落,改良型水滴艦的本體顯現出來。
雙引擎全開,新型力場護盾轟然撐開。
一枚枚水滴變成了散發著幽藍光線的雨滴,沿著扇面方向,往前狂飆猛進。
圖窮匕見,全力突進。
雖然折躍炮彈還是無跡可尋,毫無規律,但再一次更新改版后的算法卻還是能對其行動規律做出準確率接近40%的預判。
小小水滴在突進的過程中開始曲線變向,盡可能規避折躍反物質炮彈的殺傷。
一輪攔截爆破后,有兩萬四千余艘水滴艦沖破了防線。
繼續往前突進。
少量臨界毒刺組成的攔截防線緊隨而至。
部分水滴艦稍微放緩速度,接連開火,再自行變形為功能各異的小型作戰堡壘,既能吸引敵方攔截兵力,又能為繼續突進的戰友提供火力掩護。
一枚又一枚強光煙幕混合彈引爆,將在太空中悄然潛伏靠近的臨界毒刺照耀得纖毫畢現。
特攻隊掩護組組長袁擒虎啟動無線電通訊,一聲令下,“打!主攻AB217區!全火力覆蓋!制造兩秒空洞區!”
這AB217區是他根據實時變化的戰場動態選擇出來的防線空白區。
隨著他一聲令下,減速的五千余臺作戰堡壘開始將各種重火力集中到一片半徑三百萬公里的區域。
近一萬九千臺水滴艦進行大范圍曲線變向,開始向著該區域猛撲而去。
在火力炸開后的1~2秒時間內,近一萬六千臺水滴艦成功穿過了這炮火交織而成的空白區。
損失了三千臺水滴艦,其中有一千五百臺是被己方炮火殘留的沖擊影響到核心零部件,另外一千五百臺卻是折損在因超大角度變向而產生的扭力中。
其他區域中,母皇艦迅速識別到了掩護組指揮堡壘的信號源,猛撲而至。
甚至有大殺器“潛伏”也悍然殺出,利用長足踩踏著毒刺進行空中加速,陡然撲到釋放出指揮信號的作戰堡壘上方,口器噴吐毀滅光束。
那臺作戰堡壘毫無懸念地被引爆。
但袁擒虎并沒有死,他依然在有條不紊地發布著新的命令,“AB204區!火力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