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維安短暫的二十五年人生里,他從未有過如此干勁十足的時刻。
他也不知道這究竟是為了誰,還是說只是想證明點什么,又或者是想讓自己注定的死亡變得更有價值與意義,便于自己在死后依然能得到一些人的緬懷與歌頌。
總之,哪怕他并沒有找到拼命的理由,只是把自己的一切行為控制交給了本能,然后便這樣干了。
他肆無忌憚地展現著自己的才華,又在艾哈邁德·薩米這個雖然名聲不顯,但實際駕駛水平堪稱頂級中的頂級的艦長的配合之下,迎著由無數個撕裂暗能量團組成的槍林彈雨沖鋒而去。
連續機動,超負荷閃避……
連續閃避……
為了提前規避而不得不將極速拉升到0.2倍光速以上,盯著飛船的自解體警報而進行新的變向。
或許是運氣使然,又或許是艾哈邁德對獵鷹號上的每一寸結構的性能長年累月的研究與琢磨讓他準確地拿捏住了極限。
如此這般的劇烈操作整整維持了一個小時。
每一步都很完美,零失誤。
在艦隊本部這邊,任重終于完成蘇醒,并接入了在線會議室。。
眼前的慘狀讓他也瞳孔猛縮,心跳加速。
任重已經見過不少大場面,也已經有數百萬人因為他的決定而犧牲。
但過去時,他的敵人都有具體的對象。這次不同,他的敵人是宇宙里的自然現象,是宇宙。
他見識到了大自然真正可怕的殺傷力。
暗能量爆發造成的打擊截面寬度達到0.15光年,這是超乎人類想象的尺度。
放射狀的撕裂暗能量塊與狂風般的紊亂引力場如同圓月彎刀劃過,在短短一個小時內熄滅了超過一萬艘工作艦的信息節點,將997條縱向數據鏈攔腰截斷。
主要的傷亡發生在24~33這十個橫向序列的范圍。
“網”和馬維安的第一次模擬計算果然出了紕漏,不夠精確,真正的核心掃蕩區不是20~30,而是24~33。
如同文森特·范霍伊所說的那樣,盡管遭遇了堪稱毀滅性的打擊,但還是有五百余艘工作艦奇跡般的生還。
有些工作艦純屬運氣爆棚,還有些工作艦則是機組展現出了驚人的勇氣和毅力,以及非同一般的專業素養,各顯神通度過了這一輪毀滅打擊。
當然,不管這些工作艦是怎樣活下來的,都足以稱得上是英雄。
然而,萬幸中的不幸卻是即便是活下來的工作艦,多多少少都受到了這樣那樣的損傷。
受損情況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