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個微米級的隕石粉塵終于抵達低溫焦點,然后順著瀑布般的空氣流向著下方的巨型冰川撲去,并輕飄飄地砸在冰川之上,在極其堅硬的冰川上鑿出一個又一個細小的凹坑。
如果此時有一個顯微鏡能湊近了了看,便能看見這些微米級的隕石粉塵并非恒星光芒照耀下顯現的黑色,而是變成了乳白色。
隨后,這些乳白色的顆粒的表面迅速出現裂紋,仿佛正在孵化的蛋殼。
一個小小的黑點從蛋殼里鉆出來,先以極快的速度吞噬掉蛋殼,然后開始扭頭啃噬身邊的堅冰。
短短幾分鐘后,這小小的黑點體型稍微變大。
如果此時任重在旁邊,會發出驚嘆。
這玩意兒形如螞蟻,但生著一對晶瑩的翅翼,看起來與地球上的白蟻幾乎一模一樣。
時間又過去幾分鐘,體長膨脹到二十余微米的白蟻突然開始猛烈地顫抖起來,左右兩邊身軀分別向兩側撕開。
它一分為二,用自殘的方式完成了增殖。
自己將自己撕裂為兩半的神奇白蟻的體長又開始縮小,先是蜷縮起來,體表開始分泌透明的類似于角質層結構,并最終再變成兩顆乳白色顆粒。
再過去幾分鐘,乳白色顆粒表面再度出現裂紋,兩只外形一模一樣,似乎擁有完全相同的遺傳信息的白蟻出現了。
緊接著,這兩只白蟻開始各自快速啃噬吸收蛋殼,周而復始,不斷增殖。
數小時過去,從一顆蟲卵開始,這里已經繁殖出一個完整的種群。
它們將周圍的堅冰啃噬出一個拳頭大小的空缺,但尾部分泌出來的排泄物質與它們本身的體積相加在一起,也并不足以彌補堅冰消失后生成的空洞,仿佛是憑空偷出來一些空間。
隨后,隨著種群越來越龐大,白蟻的外形開始分化。
其中最強壯的那個體型最先膨脹起來,腹部不斷拉長加大,像是被吹脹的氣球。
一些白蟻開始長出更粗大的獠牙。
還有一些白蟻開始得到更快的移動速度。
又過去短短數小時,這顆源自一枚乳白色蟲卵的種群分化出了多達十余種不同的分工明確的個體,如同一臺精密的機器開動起來,以更高的效率挖掘堅冰,不斷往下。
這整個過程都發生在零下兩百度以下。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偌大的南九c極點冰川上的各處。
這個原本只有最基本的結構的低等微生物的星球,終于迎來了第一波不是人類的外來復雜物種。
……
艦隊本部里,一片鴉雀無聲。
近四十億人剛剛通過不同的媒介載體觀看了同一部名為《漫長的征途》的紀錄片。
他們并未想到自己的旅程會以立體電影的方式被記錄下來。
有一些人是這部紀錄片里的“演員”,也有一些人的父輩與朋友同樣得到了戲份。
正如任重所要求的那樣,蕭星月并未使用任何不必要的額外藝術加工,也沒有采用任何夸張手法,只用最寫實的手法將旅程中的一個又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人與事,用旁觀者的角度刻錄了下來,只在一些最必要的環節稍微改變了光線環境。
這樣的制作方式,讓觀眾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