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任重罕見地停下了手頭的工作,出現在遠疆分院大型空間站的船塢碼頭。
距離他和七七告別已經兩年又三個月。
原本任重已在一周之前完成了自己在遠疆分院的“學業”,心滿意足地打算拍屁股走人。
之前任重曾與七七說過,他在遠疆分院的學習周期快則兩年,慢則三四年。
現在他用兩年半完成全部學習,倒也正好在他給出的時間范圍內。
但正在他前往遠疆分院院長的辦公室準備告別時,卻又被一個突發的消息給留了下來。
院長閣下告訴他,有一位與他的志向相合的基礎理論研究宗師級人物正在跨越星門,直奔望疆星而來,打算與他面談一二,做一些學術討論。
這位學術宗師將會在一周內抵達。
院長懇請任重無論如何都要多呆一周。
任重聽了這話,對院長大人打的主意心知肚明。
但他倒也沒拆穿對方,而是從諫如流,順勢留了下來。
倒不是他出于人情世故,想著別人沖著自己遠道而來,不打聲招呼就走顯得不禮貌。到了任重這階段,身為序列天選者伯爵,一個新銳文明之主,一些無謂的人情世故已經沒有價值,無需刻意遵循。
他是看了這位名叫楊米思的帝國中樞來客的個人簡介,真個被勾起了濃厚的興趣,想會一會這人,看能不能讓遠疆分院偷雞不成蝕把米,來個反向偷家。
資料中寫道,楊米思在皇家科學院的具體崗位名稱為高能物理學家。
說來也是神奇,這竟是任重在機械帝國這龐大國度的科研體系之內第一次看到熟悉的工種名稱,感受還蠻別致。
楊米思此人成名在百萬年前,甚至比鎮疆侯還早期一些。
最早初時,他專攻暗物質領域,雖然這條路沒能走通,但倒也陸續給機械帝國改良革新出大量艦船科技,緩慢提取分散在宇宙真空中的暗物質微粒以補充能源,為艦船在沒有折躍亞空間通道與星門的真正宇宙真空中的超遠程航行創造了可能。
到后來,楊米思似乎厭倦了與各種實際的儀器打交道,也厭倦了只用窮舉法去不斷地試驗不同的材料對暗物質的吸附性和能量轉化率。
楊米思受夠了明明連那玩意兒是什么都不明白,只能像個基層工人那樣動手不動腦的日子。他開始覬覦暗物質的本質,想搞明白這究竟是什么,為什么會存在,以怎樣的具體形態存在,它的密度到底是多少,在宇宙中的分布規律是什么,是平均分布還是有區域濃度變化,如果有,那它如何流動,它的能量源自何處,是如何對外釋放出能源的……
隨后,他便不顧皇家科學院高層的反對,毅然決然地投入到了基礎理論研究中。
在一個又一個無解困惑之中,楊米思跳出了暗物質領域的局限,開始涉獵到更多以及更虛的基礎理論領域中。
他嘗試將物理與生命科學深度結合,研究人腦中的量子規律,同時也嘗試將引力、弱電力和強力綜合到一起,試圖用一個完美的數學公式來總結出全部的規律。
只可惜,這條路已經被證明走不通,憑借人類的想象力,和對宇宙之美的追索能力,想象不出這公式應該是什么模樣,哪怕連變量和常量的概率定性設定都不可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