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電承載功率的數據劃分如下:
一級。10~50千瓦。
二級。50~300千瓦。
三級。300~1000千瓦。
四級。1000~10000千瓦。
五級。10000~50000千瓦。這里數據暴漲了。
……
腦反應指數與體能綜合指數的數據漲幅與生物電承載功率的數值保持統一。
當然了,這兩項指數到后期,并非簡單的數字放大后就帶來線性提升。
所謂指數,其實是一個經過龐大數據模型運算后得出的綜合權重值。
從實際能力的提升講,在每一個階段,機甲戰士都能明顯感知到一些變化。
比如在一級時,除操作戰甲的功率持續提升外,隨著腦機同步率提高,同步延遲時間也將逐漸縮短,從最開始的35毫秒標準值,持續縮短,直到數值整體縮小10%,抵達31.5毫秒左右。
如果使用放大器,延遲時間則會拉長三倍稍多。
任重使用放大器時感知到的延遲就是100毫秒,當時他的實際延遲則是33.33毫秒。
等到四項參數壓過二級時,除開承載功率提升與延遲縮短外,他自身體能將會迎來一波真正的蛻變,肌肉骨骼強度、爆發力、耐力、神經反應等各項指標均有顯著提升。
除此外,他的聽覺神經與裝甲外骨骼中的晶片將會產生共鳴,獲得幾乎無延遲的神經聽覺。
三級時擴展的則是神經視覺共鳴。
四級時則是聽覺、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的五感補全。
五級時,除身體又一次蛻變外,他的大腦與神經系統將會迎來一次和五級外骨骼“超能裝甲”的全面共鳴,直至引發第六感響應,達到徹底的人機合一。
戴著頭盔騎過摩托或者電瓶車的人就知道,哪怕把面罩揭開,耳朵也露在外面,行在路上時明明視覺與聽覺都和不戴頭盔毫無區別,但總能感覺到自己與外部環境之間有一層疏離感。
對同樣分貝的聲響聽著總會覺得比平時小聲。
對于道路上陡然爆發的危險,會比不戴頭盔時慢上一線。
騎車人需要通過長時間的適應,才能勉強克服這種疏離感。
機甲戰士全身穿戴裝甲,某種意義上與埃及金字塔中給關在人形棺材里一樣,既會帶來幽閉恐懼,又會帶來更強的疏離感。
一名機甲戰士從一級走向五級的過程中,全程都在克服這種不適感,形成人機合一。
與前面幾次提升相比,無論是純粹的數值變化,還是潛在的真實戰力,五級與四級之間的確有著幾乎不能逾越的天塹鴻溝。
提升越大,破關越難,突破后的收獲越大,這是至理。
難怪小鎮里迄今沒有五級戰斗職業者。
難怪五級職業者可以成為星火鎮的救命稻草,原因就在于此。
仔細研讀完這些資料,任重嘆了口氣,自言自語。
“在正常情況下,年度普查不會走到必須五級職業者出面救場的程度,但這次星火鎮面對的情況不一樣。”
“馬達福對職業隊的縱容其實也得到了解釋。之前他并不知道星火資源在搞鬼,他將鎮子內部成長起來的職業隊當成了半個自己人。”
“最可能突破五級天塹的,還真就是林望這些只差臨門一腳的四級高手。將小鎮里的資源順著金字塔般的輸血管網集中到職業隊手里,是成功率最高的優化選擇。”
“犧牲少部分,拯救絕大部分,非常合理。老馬雖然相對仁慈,但其實也有冷血的一面。可惜他被星火資源背刺了。難怪他不直接找星火資源打聽,因為這沒有意義。”
“但既然這是隱秘之事,當初林望又怎么會在鄭甜等人面前說出來呢?當時林望想殺的只是我,不包括鄭甜。等鄭甜等人活著回了鎮子,消息肯定會走漏。”
“林望并沒有這顧慮。那么,其實取締這事已經提前走完所有流程,無可挽回了。”
“現在馬達福一方面在垂死掙扎,另一方面卻已經將希望放到我和孫苗身上,希望我們帶走部分荒人。”
“這是老馬無從選擇之下的后路。”
分析完這波,任重心頭雖然又多覆蓋上一層陰霾,但他并不失落。
提前知道困難總比一無所知好。
知道困難才能有的放矢的克服困難。
作為一名曾經的科研工作者,他厭惡的從來不是困難,而是無知。
上午,任重只睡了四個小時多點。
中午十二點半,他已經在訓練場里泡上。
下午三點打完收工,隨后又蹭進休息室里躺著,一邊小憩補充睡眠,一邊等著黃姓股仙打完收工。
時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