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已經進入地下近一公里,墟獸的活動痕跡從多變少。
輻射探測儀里已經隱約有了讀數,但極其微弱。
十五分鐘后,任重在厚實的合金管道壁上切割出個可以穿過的洞口。
等熱熔割口冷卻,他爬將進去。
掃描儀中的傳統雷達終于沒了遮擋,可以往下直探。
一條長達十余公里,往下延伸到地底的超長通道出現在他的裝甲信息建模中。
啟動反重力引擎和腳步裝甲的磁吸式模塊,任重開始垂直于水平面一直往下疾奔而去。
約莫八公里后,他停住腳步。
圓形通道旁出現一個橫向支線。
任重看了看正逐漸拔高的輻射指數,決定轉頭進入支線。
沿著水平面支線往前走出約莫三百米,任重看到了一個長近百米的橢圓柱體。
橢圓柱體空間內,擺滿了一大堆被人為摧毀的中小型設備。
任重走上前去一一查探,并開始在心中推測其功能。
21世紀時,任博士的頂級論文是在生物專業領域,但他在環保專業的能力同樣不差。
學環保的,最大的特點便是門門通樣樣瘟,什么行業都得知道點,但又不必什么都精通。
得益于他曾經的環境工程專業的學位與學術能力,他更曾實地走訪過各種類型的企業。
其中就包括煉鋼廠,他知道一家普通的煉鋼廠里面的設備大體是什么模樣。
先用裝甲輔腦進行了還原運算,這些被摧毀的設備“生前”的模樣被大體勾勒出來,任重先是覺得似曾相識,然后猛一拍手,自言自語,“這就是個煉鋼廠!”
雖然設備的具體原理和地球上的必定有所不同,但由于功能相近,在形態上倒有幾分相似。
任重還在設備殘骸上找到幾塊銘牌。
他準確識別出了三種設備,分別是電爐、鋼包、模鑄設備。
功能上差不多,整體形態看著也很像,但由于材料、供能方式的差別,設備的個頭卻有很大差異。
這些設備拿到地球上都很袖珍,理論上不可能管用。
但在這里,很顯然,它們頂事。
另外還有些任重也不認識的特殊設備,想來是用來提純之用。
總之,這就是個超小型的礦物提煉車間。
楊炳忠的私采工程里的確不只挖礦這一項,還包括了小規模的粗加工。
任重在車間里走了一趟,略感詫異。
他并未看到尸體或者人的衣物。
直到走到車間的盡頭,他發現一扇大門。
推開大門,前方是個直徑約莫二十米的半球形空間。
一個結實的穹頂組成了半球空間的上部。
半球空間下方并沒有合金結構,看起來是黑色的土壤。
任重縱身躍下。
他的戰靴踩在地面,往下陷進去一些。
地面顯得松軟,還有黑水滲出。
鼻孔里開始涌來濃郁的腐臭,任重默默關閉裝甲的空氣外循環,切換成內循環。
打開分析儀,任重知道了這些是什么。
各種各樣燃燒不完全的破碎編織物。
他找到拋尸地了。
就是這里。
至少十萬計的星火鎮荒人埋骨于此。
墟獸喜好以人為食,也喜好金屬。
對荒人而言,墟獸既是獵物也是獵人。
但對楊炳忠而言,墟獸就是最好的幫兇。
得益于墟獸幫忙毀尸滅跡,這里永遠都裝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