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條時間線里,這天晚上的確沒發生什么大事,但任重綜合分析了自己之前的布局,以及現在的新局面,再結合鄭甜的指揮風格,以及其他小鎮動向,他推測今晚不會那么平靜。
果不其然,等到凌晨一點過時,出事了。
率先出事的地方正是南高鎮與星火鎮的交界處。
充義三鎮聯軍先假裝駐扎在與交界處相聚五十公里的位置,布置陣地,鋪開防線,擺出將會在這邊建立據點與星火軍對峙的模樣。
然而,凌晨一點零五分,三鎮聯軍突然拋棄了剛剛建成的用來混淆視聽的據點,向著星火軍構建的防線猛撲而去。
這五萬五千人竟全員熬夜,無一人真個入睡。
三鎮聯軍的裝備水平遠不如任重重金打造的星火軍,戰士素養也完全不在一個級別,急行軍時隊形混亂,相互間的火力掩護做得極差,甚至時有互相碰撞以至于翻車造成傷亡的情況出現。
但是,這一切意外都不影響三鎮聯軍瘋狂的推進速度。
他們用來熬夜的藥物似乎被動了手腳,讓他們變得過度亢奮,顯得嗜血且瘋狂。
短短十五分鐘后,三鎮聯軍突進至星火軍防線五公里處,陣型進一步收束,化作一個箭頭直刺而出,勢不可擋,鋒芒畢露,擺出誓要瞬間撕開星火軍防線的姿態。
就在此時,箭頭前端所處的位置突然暴起第一抹亮光。
這抹亮光迅速環形擴散蔓延,再向中間聚集。
頃刻間,蔓延的亮光便將這片方圓超過五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帶變成了漫天火海。
任重第一時間切換成借用三鎮聯軍參戰人員探測設備的近距離觀看視角。
原來,當這些人推進時,早已有蚊子般大小的炸彈悄無聲息的分布于此。
淺層地表、植物粗糙的枝干縫隙、樹葉上端、地里的螞蟻巢穴里都布滿了這種超微型炸彈。
這東西看著個頭不大,單個引爆威力似乎不強。
但如果放大觀察便能發現,蚊型炸彈通常不會單個引爆,而是在數據算法的支撐下,數個蚊型炸彈在極短時間內匯聚到一點,同時同點位引爆。
并且蚊型炸彈爆破時對外釋放的沖擊也有著明顯的指向性,向后方與四周彌散的沖擊較少,有著非常強的聚焦效應。
蚊型炸彈在尋蹤覓敵時也有非常強悍的自動捕捉弱點的功能,總能找到裝甲薄弱處進行集中引爆。
最后,提前布設在此的蚊型炸彈的引爆機制也非常有講究,是在對方的箭頭部隊剛好完全進入雷區的瞬間,從最外層引爆,并在短短5秒內完全引爆。
重新拉遠視野,再重放引爆過程,任重可以發現整個引爆過程是以邊緣環形啟動,再向中部聚集,不給對方絲毫反應時間和逃生機會。
熟悉星火鎮職業者情況的任重立馬在心中腦補出了整個炸彈的研發過程。
蚊型炸彈的原始形態設計應該來自歐又寧這雞賊選手的自爆飛蚊創意。
但歐又寧只能實現到自爆飛蚊的程度,勉強能對付些沒穿戴裝甲的職業者,面對裝甲就沒了辦法。
四級爆破師劉思思接手了進一步研發的任務。
她將她的追蹤飛雷的集束沖擊和索敵機制融入了進去,并在更好的材料與更大的資源投入協助下,實現了用個頭更小的蚊型炸彈達到追蹤飛雷殺傷力的效果。
當然了,在這過程中,鞠清濛作為任氏裝甲實驗室負責人,星火鎮軍工產業目前的領軍人物,一定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負責了材料與爆破部的改良,否則也不可能用體型更小的蚊型獲得劉思思的原版飛雷的效果。
至于這布雷和引爆的戰術風格,則是有著明顯的唐姝影的個人特點。
僅僅只是一次埋伏,便至少調動了數個參與者的智慧,更有上百名布雷人員的工作參與。
這輪雷區引爆結束后,三鎮聯軍的先頭部隊幾乎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