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苗抖了抖嘴唇,欲言又止,最終卻只嘆了口氣,“倒也是,只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確實只能你來背這責任。”
任重:“嗯。那么,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選人了。”
孫苗沉重道:“是的,選一些志愿者。”
任重:“嗯,志愿者。真正的志愿者。”
有些事情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難的不是做這件事的過程,而是在此過程中需要承受的內心的煎熬。
根據孫苗的講述,在執行樹計劃時,受術者的大腦會保持清醒。
隨著脖頸被改造,新腦分裂增殖出來,清醒的受術者會長時間陷入巨大的生理和心理的雙重痛苦的折磨中,沒有幾個人能承受得住這痛苦,一定不斷會找機會自行了結已經結束這一切。
孟都集團針對此種現象的解決方案非常簡單粗暴,切斷手術者的一半腦神經,使其大腦不能給身體下達主動命令。至于“小白鼠”的痛苦,沒人在乎。
但如果要讓受術者再進入到軍團獸項目里,卻又必須恢復其行動力。那么心存死志的受術者必定會第一時間自尋死路。
因此,為了提高實驗的成功率,降低不必要的死亡,孫苗指出,志愿者必須有健康的體魄與強大的心理素質,另外也要對任重的事業高度認可,否則必定扛不住。
所以,任重先做了個人員篩選,只能從已經經受住了考驗的戰斗人員中挑。
任重先將鄭甜、于燼、袁擒虎、史煊和馬瀟凌等一線戰斗指揮人員叫來辦公室,說道:“你們給我寫一份名單,篩選出這樣的人來。”
“第一,年齡在二十五歲以下。第二,組建了有家庭,有子女,并且不只一個。第三,在戰斗領域和工作領域沒有什么建樹,也沒什么天賦。第四,有超出能力邊界的責任感和精神品質。這一批人,將會去執行十死無生的長期任務,他們將會在這長期任務中經受長久的折磨。公司將會給出明確承諾,永久照料他們的家人,并且會將他們的名字刻入英雄碑。后面這些東西你們暫且自己知道就行,等把人選過來,我在面試他們時會講清楚。”
約莫半天后,任重在小會議室里見到了近三百人,有男有女,都是青壯年。
在開口說話之前,他先快速瀏覽了一番這些人的個人信息。
這些人基本都是在星火軍里呆了有段時日的專業軍人,其中又有大部分人如今已經轉崗到了基礎軍事素養訓練中心擔任教官。
當初星火軍人員緊缺時,曾經放低標準招募過一大批非職業者進入軍隊。
到如今,經過長時間的歷練,這批新兵變成了老兵,老兵們既經歷了九死一生的戰斗,并在戰斗中與戰友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更在加入星火軍后為自己的家人帶來了人生改變。
有些老兵在足夠的資源供養下一步一個腳印沿著職業者之路一直往上走,已成為四級甚至五級的職業者。
天賦差一些的,也是一級二級三級,基本都已經進入正式的戰斗序列。
但人各有命,有些東西天賦所限,沒辦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