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時間跨度非常短,僅有不足一秒的預判,但本質上還是預判。
果然,突然長大嘴的對方的確是打了個哈欠,眼角還擠出兩滴與情感波動毫無關系的淚水。
在這場預判中,有很多前置的信息。
深夜這個時間點是第一個信息。
兩個同事相互間的基礎了解,其中一方知道另一方的正常生物鐘,這會兒既是自己的下班回家睡覺的時間,對面的同事也一樣,那么現在對方與自己一樣困倦。這是第二個信息。
另外,未打哈欠這人還知道這同事沒有癲癇,身體健康,聊著聊著突然張大嘴,意識里的第一反應不會是對方癲癇發作了,而是困了累了。這是第三個信息。
綜上所述,在所有前置信息的引導下,其中一方在對方剛張嘴的瞬間,腦海中就已經自然而然地提前浮現出對方的哈欠聲。
又比如天空突然變得陰云密布,狂風大作,那絕大部分人都會知道,要下雨了。這也是人根據外部信息而下意識聯想出來的預判。
還比如古代時,兩國相交。其中一國的探子收集另一國的情報,并將情報發回國內。國內謀臣拿到這些信息,再綜合分析,發現對方正在屯糧屯鐵,鑄造馬蹄鐵。謀臣再綜合分析對方國家的周邊地形,發現對方與自己的國家之間地勢平坦,與其他鄰國之間倒是多山地。于是乎,謀臣立刻上稟國君,一群人磋商片刻,一致認定對方很可能會對自己發動進攻,于是趕緊備戰,生產拒馬、鐵蒺藜等物事。
諸如此類的現象在生活里十分常見,涉及到方方面面。
小到雞毛蒜皮,大到民生經濟,再大到歷史走向。
“我對九個冷凍長老非常了解,記憶里早就貯存了與他們有關的大量信息。在我斷開鏈接,并注視著他們的時候,我的潛意識又在持續不斷地捕捉他們的微表情。”
“我的潛意識擁有太強的信息捕捉能力和太強的邏輯推理能力,精準地抓住了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
“大量的信息一直在潛意識中推演,并在我的主動意識組織語言時,給出相應的反饋,也就是預測出來的幻覺里的畫面。”
在21世紀,曾經有一些人認為,宇宙是由信息組成的。
人也是宇宙信息的一部分。
并且,人接觸信息的渠道并不只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五感,還有直覺。
這一點,在源星上也有所體現,任重很早時就接觸到了戰斗直覺的概念。
但在直覺之上,卻還有另一種信息,就是人的大腦也每時每刻都覆蓋在宇宙里的大量背景信息之中。
任重曾將這些背景信息視為信息流,也囊括了正二十面體電子云中的物理規則。
在宇宙里的所有信息其實是一個整體,無論相距再遠,時間間隔再久,其實都互相有聯系。
假定有一個人的意識可以分析并理解宇宙里全部的信息,那么這人在地球上看見一個蝴蝶扇動翅膀,腦海中就能推演出相隔數十億光年外的數十億年前的一場超新星大爆炸。
那么這意識便可以被稱為終極意識,得到了終極意識的人,就等若達到了人即宇宙的境界。
任重曾經在一片科幻小說里看到過類似的概念,并對此嗤之以鼻。
他覺得這很荒謬,宇宙如此龐大,宇宙里的物質與能量如此之多,人類這碳基生命只有個區區1.4千克的大腦,憑什么去理解全部的宇宙信息。
就算組成意識的是波斯納分子集群中的量子糾纏聚合,就算量子糾纏在理論上可以承載無限大的信息量,這也不現實。
當時的他卻并未想到,自己竟會有一天將終極意識的概念從幻想拉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