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暴露在外的介質引擎顯得有些脆弱,甚至很輕松便會被燒融,可一旦抵達它的表面,試圖將它如同剝洋蔥一般剝開,就會變得格外艱難。
也不要指望順著介質引擎的噴射口成功進入里面,因為藏在這些明顯的漏洞之下的,是更夸張的防護手段。
這是一艘在星際戰爭里沒什么地位的殖民艦,孱弱的火力的確配不上它帝國產物的名頭。
但在過去的無數次尋跡殖民行動里,它的同事們并非沒有遭遇過反叛。
這是極小概率的時間,但當時間周期延長到數百萬年,再小的概率也總有發生的可能。
曾經也有過與任重一般強大,一般具有煽動力的土生土長的殖人試圖劈開它,并殺死里面的管理員,亦或是做點別的什么事。
但從來都沒人成功過。
因為它的防御性能太強,大約是這宇宙里最標準的龜殼之一。
它的力場護盾非常強,以至于裝甲的性能都很少有向世人展示的機會。
但154332號的同事們卻始終高效且穩定地完成了工作。
不過現在任重已經找到了兩種攻破它的方法。
其中一種被任重明明為屠龍彈,說白了就是大當量的壓縮三相熱核彈。
那種瞬間達到近乎宇宙初生的高溫可以在這接近無敵的合金表面開一個大洞。
但任重告訴她這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這大洞熔化出來的放射狀痕跡會帶來非常多的不穩定因素。
那不一定能形成真正的通道,有點賭運氣。
所以任重給她提供了第二種方法,一塊小小的識別芯片。
任重說,只要將這塊小小的芯片貼在尋跡者表面超過五秒鐘,非常簡單的電訊號便能讓尋跡者飛船自行打開一個缺口。
隨后……
馬瀟凌又回頭看了看后方,正有55臺體型較大的重型威龍X戰機在更多隊友的掩護之下十分艱難地往這邊靠攏。
在這混亂的戰場上,更大的體型注定了會成為更顯眼的目標,但這些戰機卻幾乎未曾攜帶任何戰斗裝備,只能成為活靶子。
它們飛行的速度甚至比普通的裝甲或者墟獸更慢。
它們也時常被命中,但卻都只是搖搖晃晃,未曾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