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素來是個未雨綢繆的人。
他很清楚冰封軍團的重要性。
他曾經無比忌憚這支絕對忠于冷凍長老的特種部隊。
別看冰封軍團在“內戰”中的表現不過爾爾,但這里面有太多機緣巧合。
在被黎陽這“神級心靈魔裔”死死克制的情況下,冰封軍團依然給任重麾下的八百萬精銳大軍多次造成重創,甚至多次出現任重這邊打到彈盡糧絕全軍覆滅都沒能推進到尋跡者飛船表面的情況。
也就是任重掌握了復活之利,在無數次復活中不斷進行大的小的調整,從全局戰略到細節微調不斷改良,才終于實現了傷亡率低于20%的完美戰爭。
并且,任重還通過孫艾的數據模擬與自己的預知幻覺進行了雙重驗證,這20%的傷亡率已經是極限,哪怕再嘗試一萬次,也很難有提升,反而可能會因為混亂戰局中的不可測因素引發的蝴蝶效應導致損失更大。
冰封軍團中的超階職業者即便是在機械帝國的作戰序列里,也已經算得上中堅力量,足以承擔攻堅任務。
巨艦大炮的華麗對轟雖是星空永恒的主題,但誰也不能否認由超階職業者帶來的特種作戰思路的重要性。
在接舷戰、特種戰、地面戰、區域爭奪戰等等戰爭場景里,一個有著獨立作戰能力的超階職業者同樣能起到逆轉乾坤的效果。
源星艦隊的艦炮、導彈、小型戰機的性能本就不是標準的帝國產品,只不過是些落后裝備。
武裝戰艦偵查能力、鎖定能力、殺傷性都十分平庸。
威力巨大的星系級主炮在殺傷性上可堪一戰,但充能時間太長,索敵難度太大,連發間歇太大,只能用來攻擊一些大體積的目標。
脫胎自任重的思路的威龍X型在附加上水滴飛行器的核心部件后,倒是勉強算得上星戰戰機,但操控這樣的威龍X型本來就是職業者的特權。
面對可能遭遇的由頂級戰力組成的敵軍巡游者,目前的源星艦隊是大而笨拙,難以匹敵。甚至說脆弱得不堪一擊也不為過。
因為除了任重與馬瀟凌等頂級職業者尚且有一戰之力以外,源星艦隊內部根本就沒有能應對敵人的特種戰力的手段。
因此,擺在任重面前的當務之急不是按部就班地安排好冷凍計劃,而是得另想一個法子來迅速彌補失去冰封軍團帶來的戰力虧空。
“首先,在各艘武裝戰艦與運輸艦里維持足夠強度的軍事訓練是必須的。”
“其次,對軍事科技的推進也不能中止。但艦隊內部的資源品類已經固定,并且不再能收集新的能源。那么技術的進步就必須局限于‘可行性’這個概念,因為科研和成果轉化的進程都必須受到物質與能源兩方面的制約。我面前的白紙已經固化,水彩筆里的墨水已經有限,必須找到最優解,才能將有限的資源盡可能多地發揮出作用。”
“第三,亞爾遜集團交出的知識球里面的核心知識已經消化得差不多了。按照帝國律法,九個老冰棍完成尋跡者殖民任務并順利返回后,可以獲得男爵爵位。我現在這臨時子爵不具備權限,但卻可以合理地獲得男爵能得到的科技扶持。是時候考慮讓孫艾恢復與帝國的聯系,嘗試得到技術支援了。”
“第四,前面的三個要點組成了前提條件,那么一定會有部分人不能冷凍沉眠,具體是哪些人員、哪些行業……還得逐漸細化。星火軍工能量炮研發項目組、聚焦束能反應研發組、可控核聚變引擎微型化研發組……洛克集團的高能電池再生研發項目組、墟獸能電池電離反應……紫晶礦業……孟都集團……”
“如果有必要,我依然可以當時間竊賊,讓自己來充當知識中轉站,通過不斷復活加速科研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