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陣列式幽靈粒子通訊器完全啟動,一張信息流大網快速鋪散開來。
游弋在附近八十三億公里范圍內的近四十萬艘偵察艦同步接入了這片局域網,并交織成了一張巨大的網絡結構。
海量的信息開始從各個偵察艦上反饋到這基站,再由基站進行定點加密,以垂直收束信息流的方式發往遠方。
六個小時后,小吳在C1915上成功建立小型基站,并伴隨著巖漿的緩慢涌動而緩緩搖晃,恰似湖面上的一葉扁舟。
一臺又一臺具備獨立運算能力的章魚般自動化機械從這太工程機甲的支撐足內部的通道滑落,先落到地面,然后再使用特殊調試后的反重力引擎輕輕飄起,撲進了稀薄大氣層內瘋狂卷動的漫天黃沙里。
接下來,這些被偵察兵們戲稱為章魚的機械將會如同不知疲倦的螞蟻一般,不斷將星體表面的樣品送往以工程機甲為主體的地面小型基站。
與此同時,丁蒼海已經走到偵察艦后部的小型加工倉。
他已經接受到來自孫艾的全新設計圖,他將會帶著另外幾人在最短的時間內利用現有的機械和零部件組裝出一臺地熱輻射自供能式螺旋掘進機。
C1915星過于龐大,半徑達到一萬一千公里,是偵查軍團五路軍共計200萬艘偵察艦迄今為止在騰龍星云里碰見的最大的星體,并且其表面巖漿層的下方除了一些裂縫之外,大多都是結構十分堅硬的耐高溫混雜合金巖。
原本的掘進機性能已經不足以應對這種局面,就連來自帝國的螺巖掘進機也不行,必須對螺巖掘進機進行拆解及改良,再增加上地熱輻射供能裝置才能一直往里鉆去,并鉆穿星核。
經過眾人兩天的忙碌,改良型螺巖掘進機終于通過理論驗證。
駕駛技術最好的副官小王坐進座艙,操控著這臺機械彈射向C1915的表面。
外掛式介質引擎間歇噴射,引導著掘進機沿著C1915稀薄的大氣層表面如同打水漂的石塊那樣跨越了兩萬余公里的距離,撲向一個深邃的山谷。
此時,小吳已經利用基站的共鳴掃描構建出了C1915表層地下2000公里區域內的大概結構,并對更內部的結構進行了理論推算。
小王的掘進機去往的位置,正是可能直通星核的大裂縫所在的方位。
聽到小王發回的成功降落簡訊后,丁蒼海長舒口氣,目光又轉向由第三軍偵察艦組成的太空大網。
他長舒口氣,并暗自慶幸這兩天都還算平穩,沒有發生任何狀況。
突然,他瞳孔猛縮。
刺耳的警報在第三軍指揮系統中響起。
他的目光驟然間轉向星圖左上角。
兩秒之前,那邊有一艘偵察艦毫無征兆地失聯了。
在失聯之前,這艘偵察艦沒有給出任何示警。
喜歡復活帝國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復活帝國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