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地球人類先將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定義為一天,再將這一天等分為24份,每份1小時,又將每小時等分為60份,每份60分鐘,再將每分鐘等分為60份,每份1秒。
誕生于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一條流蘇上的銀河系中的地球上地球人,通過這一系列數學層面的換算,才得到了這個僅適用于本文明的時間長短概念。
至于銫-133原子的能級躍遷輻射頻率的9192631770倍這個概念與1秒的想等的定義,只不過是人類科學家先確定了1秒的時間長度,再依葫蘆畫瓢弄出來的蘿卜坑概念而已。
在秒這個時間計量單位出現于公元1884年,那時候人類根本就沒有測算原子能級躍遷輻射震蕩周期的能力。
本質上,秒的概念源自于地球自轉。
在宇宙中隨便換一個行星,它圍繞的恒星與太陽不同,它的自重與密度不同,內部的結構分層不同,它的自轉周期必然會有區別。
就連源星這樣與地球高度近似的星球,每天的時間誤差依然達到了0.5秒左右,雖然細微到仿佛可以忽略不計,但也客觀存在。
假定凌駕于古盤星系之上,利用類星體超腦暗中奴役著人類四大分支種族的幕后主使真的是高階外星文明,那么其誕生的環境與地球人必定不同,至少也得有細微差別,他們的時間觀念不可能與人類完全一致。
任重不相信有這樣荒誕的巧合。
他也不認為是人類在奴役四大種族。
因為完全沒這必要,邏輯說不通。
如果四國之上的高階文明真是高階人類,那高階人類完全沒必要緣木求魚遠離銀河系,來到這相距數十億光年光年的位于史隆長城里的小小橢圓星系。
可為什么自己的回檔耗時也是1秒?
這是巧合還是必然?
如果是必然,那這又是誰的手筆?
誰在定義時間?
任重痛苦地直撓頭。
他無奈地發現,每當自己仿佛距離真相更進一步時,卻往往求而不得,反而只會有更大的疑惑。
良久過去,他渾身無力地癱軟下去。
不知不覺間,他竟渾身被汗水浸透了。
他還是想不明白。
……
C1915星的二號隕石衛星暗面,小型偵察與通訊基站的指揮室里,丁蒼海同樣緊張得滿臉蒼白,滿頭大汗。
他已經命令通訊基站關閉了全部的探照燈,再將基站表面的物理偽裝裝甲打開,徹底偽裝成了一塊暗沉沉的巖殼。
現在,整個第三偵察軍里尚存的偵察艦還剩三十余萬艘,還有三百余萬人。
這三百余萬人的性命都系在他一個人身上。
但第三軍里的其他人并不知道有戰友正在快速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