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蒼海能做的,只有在心中祈禱小吳能順利完成任務,以及祈禱基站外層的偽裝巖甲能避開敵人的耳目,自己的基站能順利維持到小吳返回情報的瞬間。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丁蒼海雙手合十,在心中祈禱,在指揮室里反復走來走去,無窮大的焦慮席卷籠罩著他。
良久后,看著黑區不斷延展過來,最遲四個小時后就會覆蓋到C1915星所在的區域,丁蒼海狠狠一咬牙,走向了裝備間。
他打算穿上自己的狙擊型作戰機甲,扛著集合了電磁波通訊器與幽靈粒子通訊器的中型電臺摸黑去往這顆隕石衛星西側的深谷中。
在降落到這邊時,偵察艦完成了對隕石衛星的建模。
一個小時后,丁蒼海站在出艙室里,回頭看了看另外七個下屬。
他緩緩說道:“敵人大約在四個小時后就會抵達這邊,雖然我們做了很多防護,但未必瞞得過敵人。按照‘網’的模擬,小吳的行動大約能在十天內完成。我們得兵分兩路,形成雙保險。我向你們保證,我一定會活到十天后,就算你們被發現并陣亡了,我也會將第三偵察軍收集到的全部情報,發回給子爵大人!他會為我們報仇,一定!”
說完,丁蒼海打開了出艙閥,體型不算大的狙擊型裝甲扛著形如卡車的中型電臺沒入了黑暗中,靠著反重力引擎悄然遠去,不曾留下一個足印。
三小時后,丁蒼海腳踏實地,緩緩落到了地面上。
盡管這里幾乎沒有光線,完全沒有可見度,但丁蒼海還是忍不住下意識抬起頭向上望了一眼。
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見。
丁蒼海低垂下頭,又開始裝備自檢。
由于這里處于真空環境,沒有空氣,無法使用超聲波雷達,丁蒼海又不敢用電磁波雷達、信息流掃描和金屬探測儀,他飛行時只能依靠被動式光學攝像頭掃描建模,看得不是很真切。
再加之他扛著個頭比機甲還大號的中型電臺,還不敢全功率開動介質引擎變向,只敢微調,機動能力下滑很多。并且,為了搶在敵人的掃蕩過來之前落穩,他又不能放慢速度,順著蜿蜒曲折的深谷裂縫往下行時,他一路基本是撞過來的。
為了保護電臺不受損,丁蒼海還不得不多次用自己的裝甲承受傷害。
要不是他的軍長級槍械師裝甲是特制型,質量可靠,照他這撞法,維生系統都會出故障。
“自檢完成,損壞率12%。左臂關節軸承潤滑油滲漏、背胛仿生纖維輕度撕裂、右腿甲膝部活動裝甲變形擠壓線纜……受損部位共計15處,預計修復時間六小時,建議保持靜止,等待自修復完成。”
丁蒼海將裝甲設置成坐立模式,再啟動通訊系統,打開了中型電臺的信息流和電磁波被動接收模式。
小型星圖中已經出現了大片了黑暗,整個第三偵察軍已經只剩下不足30萬艘偵察艦。
黑區正潮水般向C1915蔓延而來。
同時,正有海量的信息通過信息流網絡涌向丁蒼海的中型電臺,這些都是其他偵察艦在這三個小時內收集到的各種零碎情報,涉及到星區的星塵密度、星塵組成成分、或大或小的太空隕石和各種星體的或淺或深的分析報告。
丁蒼海啟動電臺智腦的自動篩選功能。
按照他的構想,他自己最后也會同時用兩種手段發送信息。
信息流爆發可以將電臺收集到的全部信息完整送出,但束流電磁波的帶寬不足,必須精簡內容。
雖然沒有實錘證據,但丁蒼海憑直覺認為敵軍一定有什么切斷信息流通訊的辦法,否則不可能他到現在為止都沒能收到哪怕是一幅戰斗畫面,所有偵察艦都是毫無征兆地突然失聯。
此時,在艦隊本部尋跡者飛船的指揮艙里,任重與鄭甜、文森特等最高指揮部的人員們也站在星圖之下,并且畫面也縮放在第三偵察軍所在的區域。
在眾人眼前的畫面里,也出現了大片黑區,代表那邊的偵察艦已經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