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李大哥你能夠用這個錢把孩子們欠的學費補上。
還有王芳同學,她家里那么困難,我希望這點錢和票能夠幫到她,讓她能夠有一個更好的讀書環境。
最后,李大哥你說你對王芳的困境感到無助,其實我覺得,以你的才能,是可以很輕松幫助到她的。
你上次給我看的那首詩歌就寫的非常好,比我見過的很多名家的詩歌都好。
那首詩歌如果投稿到報社或者是雜志社的話,肯定會被采納。
而被報社和雜志社采納的作品都是有稿費的。
我爸去年寫了一篇散文被雜志社采納后,雜志社給了我爸34元錢的稿費。
我爸說,最賺錢的還是詩歌和小說,詩歌雖然字數少,但是稿費很高。
小說則是字數多,如果被采納,都是按照千字8元左右計算,按照一萬字的小說舉例,折算成稿費就能有80元啦……
以李大哥你的才華,我相信只要你能夠多寫幾首詩,就可以拿到很多稿費……
————
時間不早了,信就寫到這里吧!
1980年6月2日,劉晚清。
看完劉晚清的信,李可灼長長舒了一口氣。
他終于知道為什么劉晚清會給他寄那些錢和票了,原來是幫助王芳的。
他上次寫信,只是分享一下關于王芳的故事,這個年代和筆友分享身邊的故事是正常的。
他沒有想到,劉晚清會寄來這么多錢和票。
讓他哭笑不得的是,劉晚清寄來的票根本沒什么用,全都是魔都地區的票,也只能在魔都地區買東西。
不過,李可灼也沒有準備要劉晚清的錢和票,他準備把這些錢和票給劉晚清原原本本的寄回去。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果他收了這個錢和票,別人看到了信還以為他是故意賣慘呢。
不過劉晚清最后還話也提醒了他,讓他知道了自己還是可以幫王芳同學的,那就是投稿賺錢。
這個時代,人們剛剛從文化饑荒中走出來,精神方面十分空虛,極為需要文化的填充,所以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對文學作品的渴求幾乎是空前絕后的。
在這個時代,很多年輕人都以愛好文學為榮,就連征婚啟事上面,都要把“愛好文學”列在上面。
在這個年代,電視機不普及,收音機也很貴,手機電腦啥的就更不用說了。
這樣的情況下,比較低廉的書本報刊文學就成了所有人的精神糧食。
有需求就會有供給,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國內很快就涌現出了無數詩人,文學家,小說家等等。
劉晚清讓李可灼寫詩投稿,李可灼想了想后搖頭否定了。
相比起寫詩,他更看重寫小說。
雖然他沒有寫過小說,但是他看過很多后世的名家小說。
那時候的小說,腦洞和想象力都不是這個時代能夠相比的。
這個時代流行的武俠小說,還只會江湖恩仇,跳崖遇到前輩高人這種。
而到了后世二十一世紀,修煉者一拳都能打爆星球了。
很多從武俠到仙俠過度的讀者應該都能夠體會到,那種突然突破天際的強大,給人的沖擊有多么的大。
當然,那種一拳打爆星球的小說,這個時代的讀者不一定接受的了,就算年輕人接受的了,那些審稿的編輯也不一定接受。
所以穩妥起見,李可灼決定先寫一本科幻題材的小說試試水。
他可以寫后世會出現的東西,比如手機,電腦,電動汽車,高鐵,互聯網等等等等。
這些東西對于這個時代是科幻,但是對于李可灼來說這就是他經歷過的事實。
不過,先寫小說之前,李可灼決定先回劉晚清的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