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不是他的小說很受爭議,而是整個科幻文學在國內都非常受爭議。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科學界和科普界對科幻小說的排斥。
他們認為科幻小說太不嚴謹,有些更甚至是瞎編亂造,這樣的文學只會誤導人們對科學的錯誤認知。
這其中,中國航天之父以及導彈之父的錢老,更是批評科幻小說并非是科學家腦中的世界。
錢老的影響力可想而知,他的批評讓更多人跳出來批判科幻小說,這對于科幻小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之后在83年“清除精神污染”運動中,科幻小說更是被歸為精神污染,從此國內本來蓬勃發展的科幻小說直接一蹶不振。
無數科幻小說作家要么封筆,要么改行,要么轉投它類。
這也讓國內無數科幻文學的發行單位紛紛整改,最后堅持下來的,只有科幻文藝這一家。
最后科幻文藝還改名為了《科幻世界》。
李可灼寫的這本《異型病毒》發售以來成績太好了,自然受到了無數批判科幻小說的人的關注。
自然而然,李可灼寫的這本科幻小說也被批判了。
反正各種各樣的批判理由都有,也就是李可灼在農村,看不到外面各種批判他的報紙,不然他肯定會被這些人氣壞。
不過,也有一些原本批判科幻小說的人看完李可灼的這本書后,覺得簡直驚為天人。
他們更是喊出了“這才是科幻小說”的話語。
當然,這些李可灼也是看不到的,雜志社寫信時也沒有告訴它這些。
此時的李可灼,看到出版小說能夠賺這么多錢后,頓時就充滿了創作激情。
他準備以后周末的時間不再給李可樂補課,而是專門用來寫小說。
這樣一來,他每個月都可以多寫七八萬字。
這樣一來,他就能更快的把他的第二部作品創作出來,然后好投稿去掙更多的錢。
“聽說了嗎,李家老大寫小說又賺了兩千塊錢。”
“真的假的?真的有兩千多塊錢?”
“我還能騙你嗎,這是胡艷玲親自說出來了,還有匯款單呢。”
“天吶,兩千多塊錢,老李家這是要發財了啊。”
“人家早就發財了。”
李可灼寫小說又賺了兩千多塊錢的事情,很快就在村里甚至是周邊各村鎮傳開了。
對于李可灼寫小說賺了兩千多塊錢,很多人都非常羨慕,然而卻很少頭人嫉妒。
這個年代,如果你投機倒把賺了很多錢,就會有人眼紅你,嫉妒你,然后舉報你。
而寫小說寫文章賺到很多稿費,別人聽到了只會佩服,沒有什么人會嫉妒。
這個年代,人們對于文學是非常崇敬的,而能夠寫出優質文學的人,也能夠得到別人的尊敬。
所以對于母親胡艷玲的炫耀,李可灼并沒有制止。
如果是他偷偷摸摸做生意賺到了那么多錢,在這個年代他肯定會一遍又一遍的叮囑,讓家里人千萬不要把事情泄露出去。
而寫小說賺到的錢,他卻可以大大方方的告訴別人讓別人知道,這和做生意投機倒把賺錢有著天壤之別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