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放假不行了,天氣實在太冷了,再這么下去就要把學生凍壞了。
“校長,這樣下去不行啊,我看我們還是得想一些辦法。”這天中午李可灼找到了朱校長。
“能有什么辦法?每年都是這樣過來的。”朱校長朝李可灼說。
“我來想一些辦法吧。”李可灼說。
“你能有啥辦法?”朱校長搖搖頭。
——
李可灼給學生放假后并沒有回村里,而是在第二天從公社坐車去了城里。
取暖,他想到了這個年代城市里流行的烘籠。
這是用瓦缽和竹篾編織而成的,里面放上碳火就可以取暖。
但是這種烘籠因為是用竹篾編的,所以很容易引發火災,李可灼不想要這種東西。
他想的是,看看哪里有沒有用鐵絲編的烘籠賣,如果有他就采購一批。
來到城里后,李可灼到處向人打聽,最后發現,成里只有竹篾做的烘籠賣,沒有鐵絲編的烘籠。
而且,就算是竹子編的烘籠,李可灼一下子想要買兩百多個也很困難,因為沒有那么多貨。
不過,最后李可灼還是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買鐵絲和一批小搪瓷鐵盆,讓會編烘籠的師傅幫忙編鐵絲烘籠。
這個想法是好的,不過很快李可灼就遇到了困難,因為這個年代想要買什么都是需要票的。
特別是鐵絲和搪瓷盆,李可灼雖然有錢,但是他沒票啥也買不到。
不過雖然李可灼自己買不到,但是他并不是沒有辦法。
第二天,李可灼就回鄉找到了小安鄉公社的王書記。
“你要買那么多鐵絲和鐵盆干什么?”王書記朝李可灼問。
“是這樣的……”
隨后,李可灼就把自己的想法和公社書記說了一遍。
“你能有這個心就很好了,不過以往每年都是那么過來的,熬一熬就過去了,鐵絲和搪瓷盆這些東西費錢著呢,我看還是算了吧。”王書記聽完了李可灼的話后說道。
“別啊王書記,這些費不了多少錢,而且東西做出來了能夠用很久,不是說今年用了明年就不能用了不是。”
李可灼朝王書記說道:“只要王書記能幫我買到鐵絲和鐵盆,錢不是問題的,王書記你應該知道我寫小說賺了很多錢,我能夠賺這么多錢都是國家政策好,所以我就想著要幫助一下學生們,給學生們買鐵絲做烘籠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聽到李可灼的話,王書記頗為動容,他想了想說道:“好吧,既然李老師你這么真誠,那我就幫你把東西買回來。”
王書記的動作很快,第三天,他就幫李可灼買來了足夠的鐵絲和幾百個小鐵盆。
另外,他還召集了整個公社的幾十個篾匠,讓這些篾匠來公社幫忙編制鐵絲烘籠。
同時,公社書記還號召每一個生產隊都要要去山里燒幾千斤木碳交到公社。
幾天后,在幾十個篾匠師傅的編制下,幾百個鐵絲烘籠順利編制完成。
所以當一個星期后,周末學生們再次回到學校的時候,他們驚喜的發現,每一個人都能免費領到一個鐵絲烘籠。
只不過這些烘籠是學校借給他們使用的,不能算作他們自己的東西。
有了烘籠和木炭取暖后,學生們上課時就再也不會不停跺腳取暖了。
PS:請書友們點擊這里投——>推薦票和月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