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在村民的簇擁下,李可灼讓馬車師傅駕著馬車朝外婆家那邊走去。
李可灼的外婆家是一座土坯瓦房,前面有一個土坪,馬車最后就停在了土坪上。
“大舅,麻煩幫忙卸一下東西吧。”李可灼朝大舅招呼。
縫紉機可是個大件兒,沒有幾個人還真不好卸車。
好在周圍的村民也很熱情,紛紛上前幫忙。
很快,一馬車的東西就被卸了下來,然后又被大家放進了李可灼外婆家的屋子里。
“哎呀!咋買這么多東西啊?”
“這得多少錢啊?”
看到卸下車的東西,李可灼外婆更是驚呼連連。
這次李可灼買了很多東西,除了副食品之外,他主要是買了縫紉機,自行車,手表,收音機,兩大盒電池等等。
可以說這個年代結婚用的三轉一響四大件都給買齊了。
除此之外他還留了一些工業券,想要看看這邊有沒有電,如果有電的話他還會買電視機。
不過目前看來好像這邊是沒有電的,因為他沒有看到任何電線和電線桿子。
當然,李可灼買的最多的還是副食品和布料。
布料他買很多,這足夠外婆家做好多件衣服了。
——
“胡二叔他們家這是要發財了啊。”
“沒想到胡艷玲逃荒出去的,現在竟然混的這么好,這些東西買下來得好幾百塊錢吧?”
“幾百塊錢的東西說買就買,這胡艷玲家里得多有錢啊?”
村民們,對于胡艷玲買了這么多東西回娘家,都是羨慕不已。
這個年代的農村太困難了,現在胡家女兒發了財,回娘家買這么多東西,這怎么能不讓人羨慕?
而且有了胡艷玲這樣一個親戚,以后胡家人吃香的喝辣的可以預見,這自然讓人羨慕。
“艷玲啊,你田三姐當年是和你們一起逃荒去的,你知道她現在在哪嗎?”有一個老人找到人胡艷玲詢問。
“田三姐……”聽到這個名字,胡艷玲原本見到父母家人高興的神色一下子就沒有了。
想了想,她朝一臉期盼看著自己的老人說道:“田三姐他,在路上的時候和我們走散了,我也不知道她在哪里。”
聽到胡艷玲的話,老人有些失望。
只有李可灼察覺到,母親胡艷玲在說田三姐的時候,神色有些悲傷。
李可灼猜測,這個田三姐肯定不是因為走散了。
“對了,大柱叔家里有人來了嗎?胡月娥讓我給他家帶了東西。”胡艷玲轉頭朝李可灼大舅詢問。
“胡海就是大柱叔的孫子。”
李可灼大舅說了一聲,然后朝圍觀人群中的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喊道:“胡海,去叫你家大人過來。”
聽到李可灼大舅的話,被稱為胡海的孩子答應一聲連忙拔腿就往家里跑。
“胡小玲,你知道我家東子在哪里嗎?”
“小玲,你……”
自從有了第一個人詢問胡艷玲其他人的下落后,又得知了胡月娥的消息后,其他在當年和胡艷玲一起逃荒的村里人的父母家人紛紛跑來,想要打聽自家親人的下落。
對于這些詢問的人,胡艷玲也是一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