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拉更多的人入股,之前入股的人能干嗎?”王友明有些猶豫問。
“怎么不干?服裝廠現在要擴建,他們拿不出更多的錢來投入,自然就要吸引很多人加入了,這在種情況在國外很常見,叫做融資。”
李可灼說道:“你想吧,他們之前雖然是每個人都有一百塊錢的股份,融資了之后確實會讓他們的股份變少。”
“但是,現在的服裝廠只值幾萬塊錢,等融資了之后,服裝廠的價值也升上去了,他們之前的股份價值不僅不會變少,反而更加值錢了。”
“總之目前想要擴大服裝廠也就是這兩種辦法,你自己看著辦。”李可灼最后邊王友明說。
——
兩天后,王友明再次找到了李可灼,這件事他考慮了兩天,決定采取李可灼提出的第二種辦法,讓更多人入股。
這一次,王友明決定要一次性吸納投資五十萬元,李可灼也答應可以拿五十萬元借出去。
相比起去銀行貸款借錢的麻煩,王友明更希望讓很多人入股,然后從李可灼這里拿錢。
五十萬不是小數目,李可灼取錢也不是馬上就能取出來了,他需要和銀行方面溝通預約拿錢。
所以最后,入股大會就定在了半個月后。
事情發展也是果然如同李可灼和王友明所料,在聽說服裝廠要擴大入股名額,一開始入股的人當即就不干了。
他們認為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會讓他們能分的錢變少。
王友明只能跟所有人分析了一下擴建服裝廠的必要性,以及他們的股份并不會貶值而只會升值的道理。
不過還是有很多人聽不進去,他們竟然天真的向王友明提出,由他們之前入股的繼續按比例向李可灼借五十萬擴建。
聽到這些的話,李可灼都被氣笑了,合著我的錢可以隨意被你們安排了?
別人不知道的還以為那是公家的錢呢。
最后,融資的這件事,盡管還是有些人不樂意,但是在王友明強硬的態度下,還是成功通過了。
不過為了彌補之前入股的人,這次借錢入股的,借兩百塊錢才能頂的上上次一百塊錢的股份。
這次采取報名然后評論分攤的模式入股。
兩天后報名截止,最后統計,小安鄉公社一共有614戶家庭選擇了報名入股。
這么多家庭分攤下來,每家可以借800塊錢入四股,第一次入股的家庭也是一樣。
至于剩下的8800元的缺口,則由胡艷玲拿錢補上,這樣一來剛好是五十萬的融資。
拿到了五十萬的融資后,王友明立馬就開始擴建廠房,然后派人去采購機器設備。
同時,還要挖一些熟練工人來。
對于王友明要擴大服裝廠,縣里給予了最大的支持,直接把縣服裝廠打包給了王友明。
當然這里面還有大部分工人,也需要王友明負責。
對此王友明只是答應,如果工人聽話肯干就要,偷奸耍滑的人到時候一律退回來。
就算是合并了縣服裝廠,距離王友明定的目標還是達不到。
好在很快,去廠家采購的機器設備也到了。
“王廠長,你們這邊的路可真難走啊,大車好幾次都陷住不能動彈,沒想到你們竟然把服裝廠建在這大山深處,估計光是運費成本就很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