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錯別字明天改。
“不對,廠長,咱們廠這今年給國家賺了那么多外匯,怕是有幾百萬美元了吧,我們就要一些票買點電視機啥的都不行嗎?”
“再說了,你給我們分那么多錢,但是沒有票我們那錢買啥啊?”
“對啊,我家這次分了六百多塊錢,但是這些錢有啥用啊,買不到電視機,也買不到自行車。”其他人也附和。
“廠長,你向上面反應一下,幫忙弄一些票吧,咱們給國家創匯那么多,難道買臺電視機都不允許嗎?”
聽到大家的花,王昌平想了想后說道:“那行吧,我把這件事和上面反應一下,看看能不能幫大家弄一些票來。”
第二天,王昌平就坐車前往了成里。
“爸,事情就是這樣的……”王昌平想到了自己正在當副縣長的老爸王友明。
“這件事我幫你和書記說一下,以服裝廠今年創匯的量,應該是能夠申請一些票的。”
第二天,王友明就找到了縣府書記。
王友明以為很容易,結果卻并不樂觀。
縣府書記知道小安鄉服裝廠的情況后,只能向上面申請。
主要是服裝廠的股東太多了,有六百多戶。
如果只給其中一部分人弄票,肯定是不行的,要么就給所有人都弄到票,要么就誰也別答應,不然肯定鬧得沒完沒了。
市里得知小安鄉服裝廠的事情后,也沒有擅自做決定,而是把情況反應到了省里。
省里得知小安鄉服裝廠給鄉民發了五十萬元分紅,并且現在申請各種工業券的時候,也都非常吃驚。
“這小安鄉服裝廠這樣做明顯不合理,給村民分的錢也太多了,咱們國家一線城市工人的工資都才四五十塊錢。
這個小安鄉公社服裝廠一次性就給社員家庭分紅了一線城市一個熟練工人一年的工資,這太不合理了。”會議上,一個中年男人朝所有人說。
“那你覺得應該怎么做?”有人朝中年男人問。
“我覺得應該把這倆服裝廠收為國企……”
聽到這話,一個老者打斷了他的話:“不妥,服裝廠是人家小安鄉公社全體社員共同出錢創辦的一家公社企業,我們要是一句話就把人家的東西沒收了,這和土匪有啥區別?”
“我們可以給那些社員一些適當的補償。”中年男人說。
“不妥,咱們國家現在正在大力改革開放,并且支持地方鄉鎮企業發展。
我們不能因為人家鄉鎮企業賺錢多,就眼紅想要收歸國有,如果咱們真按你說的那樣做,那么到時候必定會引起極壞的結果,上面也必定會追責……”
“那不如我們把這件事匯報上去吧,看看上面是什么態度,我們按照上面的意思辦就行了。”一個老者朝所有人說。
“我贊同老許的意見。”
“我也贊同。”
在省里開了一個簡單的會議后,小安鄉公社服裝廠的事情,很快就被匯報了上去。
在這個年代,像小安鄉公社服裝廠這樣一次性給所有村民分紅好幾百上千的,幾乎是絕無僅有。
普通村民,一次分紅竟然比一線城市熟練工人一年的工資還要多,這也是絕無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