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可灼和上飛廠簽訂資助合約的時候,島國片第一批設備也已經裝船開始離開島國。
與此同時,小安鄉的里水溝村,一支龐大的建筑隊正在施工。
無數工程車以及其他運載車間一刻不停的忙碌著。
在施工現場,有一些孩子圍觀挖掘機,推土機等等,發出興奮的叫喊聲。
這支工程隊,是省里幫李可灼找的一支精湛的施工隊。
這支施工隊之所以在這里施工,主要是李可灼準備把試驗室建在自己的家鄉,里水溝村。
按理說試驗室建在大城市,不管是吸引人才還是交通運輸等等,都要方便的多。
但李可灼就是任性了,他想要發展家鄉,一座先進的試驗室,能夠給家鄉帶來的好處是長遠的。
至于人才方面,如果是別人可能會擔心找不到人才來到實驗室搞研究,但是他卻完全不擔心。
他的輔導班,已經有兩百多名他特意招收的有科研天賦的學生,相信要不了兩年就能開始搞研究了。
其中有一百人是研究液晶屏,有一百多人則是研究芯片。
同時他也會培養一些其他崗位的人員,比如文職人員,行政人員等等。
而且李可灼覺得,自己有這么先進的儀器設備,也可以和國家試驗室進行合作。
比如中科院,他們有人才,但是沒有機器設備,李可灼可以把一些機器設備借給他們用,當然只能在小安鄉使用,不能把你是帶走。
這樣,也算是為國家做出貢獻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李可灼以后拿出什么先進的科技,比如先進的光刻機等等,有了這個實驗室兜底,別人才不會懷疑他。
當然,李可灼并不會直接拿出技術來使用,他會利用自己學生的手,把這些技術“研究”出來。
比如五軸聯動機床的控制軟件。
這天,李可灼找到了計算機班的兩個學生,一個叫王華軍,一個叫李丹。
其中李丹是個女生,兩人都是十七八歲的年紀,李可灼還知道兩人互有好感。
“老師這里有一個艱巨的任務要交給你們做。”李可灼朝兩人說。
“老師,什么任務?”王華軍朝李可灼問。
“是這樣的,我這里有一套五軸聯動機床的控制系統的技術資料,我需要你們學習這些資料,然后根據要求設計編輯出一套控制軟件。”李可灼朝兩人說。“當然,你們目前的任務是學完這些技術資料,設計軟件是后面的事情。”
說完,他把一套技術資料遞給王華軍。
王華軍接過資料看了看,然后說道:“老師你放心,我們一定盡快把這些東西學完。”
“嗯。”李可灼滿意的點點頭。“你們先回去學習吧。”
“好!”
兩人答應一聲,離開了李可灼的辦公室。
“李老師,你在啊!”就要講個學生離開后不久,一個女人推門走了進來。
她看到李可灼,眉眼都是笑意。
“哎喲,劉老師來了呀,快過來坐。”李可灼也是笑著朝對方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