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胡夢瑤的出現,卻打亂了原本已經商量好的計劃。
如果胡夢瑤解決的是普通的數學難題,那么菲爾茨獎主辦方根本不用理會。
然而胡夢瑤解決的卻是全世界公認的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
如果不把胡夢瑤列入評選,那么肯定會有人質疑菲爾茨獎的公平性。
“我在報紙上看到有很多人猜測龐加萊猜想很可能并不是胡夢瑤所證明的,所以我建議派人去和胡夢瑤接觸一下,測試一下胡夢瑤的真實水平,確定一下龐加萊猜想是不是胡夢瑤本人證明的……”有人提出想法說道。
“我贊同,畢竟這個胡夢瑤年齡太小了,要是不確定清楚就讓她參加菲爾茨獎的評選,沒有評選上還好,要是評選上了卻發現論文作假,那到時候就要鬧笑話了。”有人說道。
對于胡夢瑤的評選,很多人都提出了謹慎的想法。
實在是胡夢瑤的年齡太小了,如果她是一個上了年紀的數學家,那么大家肯定不會懷疑她。
然而她只是一個年齡不到十七歲的少女,所以很多人懷疑她也是正常的。
特別是菲爾茨獎這種和諾貝爾齊名的獎項,那就要更加慎重的選擇了。
很快,國際數學聯合會就派人來到了華國首都,開始對胡夢瑤的資格進行嚴格的審核。
在得知自己被菲爾茨獎提名后,胡夢瑤也非常高興,她也很樂意配合菲爾茨獎的審核。
“表哥,你知道嗎?我被菲爾茨獎提名了……”
這天,興奮的胡夢瑤把這個好消息打電話告訴了表哥李可灼!
聽到胡夢瑤的話,李可灼心里卻有些不是滋味。
不管是菲爾茨獎也好,諾貝爾獎也好,都是國外人的獎項。
而這些獎項,很多時候卻有些帶政治化。
當兩個獲獎被提名人的貢獻差不多的時候,百分百華人科學家會落選,白人科學家會成為獲獎者。
如果不是幾十年后國家復興,中國在全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諾貝爾想要評選幾個中國人來擴大獎項的影響力,莫言可以說永遠都不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哪怕他的作品寫的再好。
兩千年之前,獲得過諾貝爾的華人,幾乎全都是非中國籍的時候獲得的。
大名鼎鼎的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的時候是臺北籍,后改美國籍,最后放棄美國籍加入中國籍。
還有李政道,也是臺北籍的時候獲得的諾貝爾獎。
還有其他一些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基本上也都是非中國籍。
其實并不是中國的科學家不優秀,也不是中國的科學家沒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就因為中國的科學家是中國國籍。
對于這一點,李可灼可以說是早就看透了。
不過對于自己學生胡夢瑤能不能獲得菲爾茨獎,李可灼一點也不擔心。
如果胡夢瑤這種解決了龐加萊猜想的人都沒辦法獲得菲爾茨獎,那么菲爾茨獎的公信力就會大打折扣,主辦方是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PS,今天被兩家媒體采訪,昨天發了個提綱給我,我今天一整天就在想怎么回答采訪的問題了。
明天上午還要被解放日報的采訪,我準備早點休息,所以就更一章吧。
等我把惠州這邊的事情忙完了回老家后更新就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