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聽到老楊的話,李可灼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他沒想到,自己讓各縣報貧困生名單,然而各縣報過來的名單中竟然一個貧困生都沒有。
不是他歧視有錢人,他只是覺得相比起有錢有勢的家庭,貧困家庭的孩子能夠獲得的教育資源太少了。
家庭富裕的家庭,哪怕他們的孩子沒有讀大學,他們一輩子過得也不會太差。
在這個年代,而對于貧困地區的孩子而言,讀書是他們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
李可灼有能力為這些貧困學生做些什么,所以他才想要多培養貧困學生。
“老楊,你覺得我應該怎么做?”李可灼深吸一口氣后朝老楊問。
“你可以直接問省里要全省所有初中畢業生的名單,然后從全省所有學生名單中挑選。”老楊說道。
“如果他們不給呢?”李可灼問。
縣里的學生檔案,一般都是掌握在縣里,只有上面需要調閱的時候,縣里才會往上報。
主要還是這個年代沒有互聯網,學生資料都是各地以檔案形式存放的。
如果李可灼問省里要全省所有初中畢業生名單,縣里肯定知道李可灼不會從他們提供的名單上選擇學生了。
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肯定會不給,或者是拖著。
距離九月開學不到一個月了,到時候李可灼遲遲不選擇學生的話,到時候也說不過去。
“要不我直接給你一份貧困生的名單,你直接發給省里?”老楊朝李可灼說。
“那我怎么解釋這些學生的來源問題,他們明明沒有給我這些學生的資料,我是怎么治好這些學生是貧困生的?”李可灼說。
“我有辦法了。”老楊說道:“小安鄉中學有些來自全省各個地區的學生,你可以讓人給這些學生打電話,然后讓這些學生報一份貧困生名單。”
“只要你這樣做了,然后再等半個月,你就可以把一份貧困生名單發過去,到時候你可以說這些學生都是你的學生舉薦的。”老楊朝李可灼說道。
“這個辦法,似乎可行。”李可灼眼前頓時一亮。
這樣做,就能解釋他的學生名單來源的問題了。
“老楊,我這就打電話,你幫忙給我篩選一下高三畢業沒考上大學的學生中,有優秀科研天賦的學生,湘省的選50個名額。”李可灼朝老楊吩咐。
今年,他不僅要給小安鄉中學挑選兩千名新生。
同時,他還會挑選上千名有科研天賦的學生,這些學生,以后會成為他布局芯片,通訊,機械等等各個領域的人才。
“除此之外,他也準備采取老楊的建議,招收一批有優秀天賦的中醫學生。”
“李老師,鄂省的高三畢業生名單送過來了。”李可灼助手又抱來了一箱資料。
“放那里吧。”李可灼吩咐。
就在鄂省送來了高三畢業生的名單后,很快,其他省也安排人送來了名單。
對于各省教育部門而言,李可灼愿意免費培養一批他們省的學生,而他們只需要送一下資料,又沒有什么損失,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