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尋仙拜山無咒不靈,一扣傷人,二扣請神,三扣敲開閻王門。咱們家這一脈你先要學拜山扣,這是基本功。”
徐童已經入了門,宋老也不對他有什么掖著藏著的,借著兩人在山上散步的機會慢慢地和他說道說道。
只見山風徐徐,吹打在人身上格外涼爽。
“折紙匠這一行,是有四家傳承,每一家都不一樣,要說根源誰也說不清楚,只說是梅花道人開宗立派傳下來的。”
“每一家都有一家的風格,咱們這一脈是傳內也傳外,沒那么多規矩可沒見有幾人善終的,到你師爺這一輩時,已經是人才凋零,前后不沾的地步了。”
說起師爺,徐童腦海中不禁想起師爺那一身長褂,口紅齒白,一副書生氣的模樣來。
“你師爺學問高啊。”宋老說起自己這位師父也是滿臉崇拜之情。
他們這一脈,有集怨點睛術,給亡者順氣,給游魂引路,雖然手上有冥具錢模,可只能做那么點引路錢。
對比之下,據說其他三家里,有與冥差同行之術,又有疊紙為寶賄賂諸鬼妙法,還有驅使陰魂的能力。
可以說四家傳承里,他們這一脈本事最差,屬于墊底的那種。
但他們這一脈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運氣,隔上幾代就能蹦出來個天才。
前面的就不說了,單說徐童師這位師爺薛貴就是一個。
博學多才,思想超前,甚至學貫中西,許多人說他是教書先生的料,文曲星下凡,沒承想瞎了眼了,居然去學z扎紙匠。
但薛貴不在乎這個,反而把自家這一脈的那點東西重新整理補全,最后不僅是名震一方,更是創出了拜山扣這門絕學。
“當初北邙山一戰,你師爺薛貴可謂是一戰成名。”
宋老爺子說到這時,眼神里閃爍著跳動的火光,整個人精神抖擻。
那一戰他沒有親眼相見,卻能從曾經登門拜訪的前輩們口中得知一二。
自己師父就是用一招拜山扣,當場就秒殺了茅山叛徒。
從此拜山扣名震江湖。
聽宋老說得這么熱血沸騰,徐童不禁好奇道:“師父,那您為啥不直接教我,何必去麻煩師爺呢?”
“就你屁話多。”
宋老狠狠瞪他一眼,旋即低聲道:“因為我沒學啊。”
“啊?”
徐童大吃一驚,這么牛的招數,宋老作為師爺薛貴唯一傳人居然沒有學?
提起這件事宋老只是笑了笑,只是答非所問的說道:“保命的招數,有時候不學反而能保命。”
徐童一怔,隨后想起自己遇到師爺時候,師爺當時東躲西藏的狀態,頓時就釋懷了。
按照當時那個年代的情況看,師爺不教宋老或許也是一種保護吧。
兩人說話的工夫,已經從小路走進了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