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街道的鄰居走出門,當看到對面院門前掛起的白帆,貼上了白對聯時,不由地為之一怔。
似乎還沒明白發生了什么。
直到一打聽才知道,竟然是宋老頭突然不在了。
得知這個消息鄰居們心情也大不相同,上歲數的老人為之一嘆,論輩分還要給宋老喊一聲叔的老人大有人在。
他們恰恰是時代的見證者,看著宋家當年輝煌時門前車馬穿梭,門內賓朋滿座。
再后來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晚年孤涼。
正如《桃花扇》中的作詞,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只不過沒想到的是,晚年孤獨的宋老頭,卻并非如電視劇紅樓夢那樣凄涼散場,反而走得格外安詳,據說人們搬運遺體的時候,看著宋老頭就坐在椅子上,臉色微紅、面容含笑、像是聽著小曲睡著了一樣。
最為奇特的是,別人死了尸體是涼的,宋老頭尸體居然帶著微微的溫度。
聯想到宋老頭平日里多是幫別人家操持喪禮,并且分文不收,人們不禁心里琢磨著,這說不得是積了陰德,往生極樂了。
于是前來祭奠的人也越來越多,其中多是周圍鄰居,也有一些是受過宋老人情,幫忙主持過喪禮的人家,得知消息后也趕過來,簡單地祭拜一下。
徐童作為徒弟,對外又是遠房侄子的身份,自然承擔著孝子的身份,跪在地上給眾多祭拜者還禮。
悲傷么?有點。
更多的是一份不舍,這個老人是自己從精神病院里走出來后,第一個肯接納自己的人,哪怕最初自己只是帶著想要來磨礪扎紙手藝的目的而來。
但沒想到會得到這樣一份前所未有地關愛和付出。
還沒等他來得及享受一下這份關愛,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回報時,他就突然走了。
更重要的是,這份關愛并沒有隨宋老的離去而消失,反而在那本【慶云異術錄】中,用另一種方式陪伴在了自己身邊。
這本書,你可以理解為宋老這一輩子遇到的那些奇聞異事,也可以理解為是宋老傳給自己的壓箱底。
宋老的葬禮沒辦得特別奢侈,徐童給每個來祭奠他的人一人送上一個白包,里面有兩張綠色的五十塊錢。
錢的數量不多,但一天就散出去了兩三萬,甚至有人一聽有錢拿,特意趕過來在宋老的照片前煞有其事地磕上一個。
徐童就在旁邊半瞇著眼看著,要是遇到特別能磕的,他還特地多送上兩個白包。
這下后面那幾位磕起頭來,就更是起勁。
對于這些沖著紅包來的,徐童連還禮都懶得還,送上一份白包就給打發了。
當然,這當中也難免有人閑言碎語。
就如站在墻角的幾位老太太,正從自己孫子手上拿過徐童給的白包,一邊嘴里嘀咕著:“哼,假大方,他憑空得了一棟房產,才這樣故作大方地給外人看,這就是皇帝上位登基大赦天下,宣布自己是正統繼承權一個道理,說到底是花錢堵我們的嘴,就這點……真小氣。”
老太太一臉過來人的神情,還真讓眾人覺得有那么幾分道理。
儀式過后,當地的殯儀館就派來了車子,接老爺子到火葬場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