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的導彈如煙花一般綻放,卻無法阻止運輸船的靠近。
穿過那一片片的壯麗華彩,眼前終于出現了探索艦的身影。
它就停在星火位面的近地軌道上,靜靜的停在那里,仿佛停泊在港灣中的一艘遠洋巨輪。
隨著不斷的靠近,探索艦龐大的體型也真實顯現,帶給人極致的震撼之感。
“這還只是一艘小型非戰斗用探索艦啊。”麥子這樣的嘆息聲:“聽說真正牛逼的候選者,甚至可以肉身硬抗一艘頂級戰艦。”
君臨笑道:“別聽他們扯淡。戰艦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多數時候你根本就上不了艦。要知道星光文明的戰艦號稱戰境次元最快,頂級速度甚至達到了百分之十光速。”
羅伯特不理解:“才百分之十光速,不是說超光速的嗎?”
君臨冷笑:“現實可不是傳說,不是上下嘴皮子一掰就能制造出超光速飛船的。在戰境次元,光依然是最快的速度。”
“可如果這樣,怎么完成跨越光年級別的位面侵襲?”
“當然是借助空間的力量,位面裂隙。”君臨回答。
葉清弦道:“可這難道不應該更難嗎?”
“法則不同。”君臨道:“戰境次元比地球宇宙小,但它的小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小,而是一種空間維度上的變化。這就好比……”
“這里的空間折疊性更高,所以穿梭性也更強。”葉清弦也是懂一些本次元空間理論的。
“沒錯。”君臨點頭。
同樣是空間,地球宇宙與戰境次元也有不同。
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戰境次元的空間存在更多的共通性,空間以類似褶皺的形式重疊,從而形成特殊的空間格局,所以才會有位面穿梭比超光速飛行更容易的事。
可就算這樣,蟲洞也不是能隨便制造的,更多的時候,都是通過位面的力量存在,所以位面經常會有位面裂隙,但是太空中很難存在。
海爾兄弟難得有興趣提問題:“為什么裂隙更容易出現在位面上?”
“因為位面有質量,有質量就會拉扯空間,就好比橡皮筋,一旦被拉到極致,就容易崩斷。當然,這只是大致比喻,具體一兩句說不清。反正就是太空中很難出現蟲洞,就算有,也多是在位面附近。所以空間跳躍也經常以位面為節點進行跳躍。而有了這樣的便利,光速飛行就更難發展了。實際上就是所謂的百分之十光速飛行都是極限速度,而且不能有乘客,其實就是無人探索器。真正的可以乘坐乘員的星艦,極限速度只有百分之一光速。”
“差別這么大?”大家驚訝。
“是的,生命是科技推動的動力,但同時也是科技實現的阻礙。就像你可以輕易將一顆石子丟到很遠的地方,但是要在上面加人,甚至還要加生存環境,食物,飲水,生態系統,加上大量的多余的卻又不得不需要的存在,那就無疑會大大拖慢它的效率。可反過來說,就算是百分之一光速,也不是我們現在能輕易追上的。”
要知道這個速度已經超越了一般常態下宏觀物質的動能極限,就連核爆產生的沖擊波,在常規狀態下也只有每秒40-50公里,在沒有空氣阻力的太空應該會更快些,但也不會快到百分之一光速的地步。
畢竟光速是每秒三十萬公里,百分之一就是一秒鐘三千公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