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想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如今為生活所迫,做了文抄公,她也希望盡量減少原作者的損失,所以,她想把劇本賣給原作者。
呃,似乎更賤了?
“英國人諾蘭,拍過《記憶碎片》。”杰西卡道。
“就是他,”哈莉點頭,“怎么死的?”
“據他夫人說,諾蘭導演正在構思一部關于‘黑暗騎士’的犯罪題材電影。
大概就是變裝英雄孤身斗惡霸,很悲情很黑暗的那種。”
“然后呢?”哈莉的表情有些奇怪。
“還有哪里能比哥譚更適合尋找靈感?他在哥譚住了半個月,每天晚上跑陰暗小巷尋找變裝英雄,就是復仇者、影子先生、警棍、黑俠那些變態基佬。”
提到變裝英雄,杰西卡的語氣很惡毒。
哈莉捂臉,已經猜到諾蘭的結局。
“他的黑暗騎士沒出現,自己的小命反倒成了哥譚罪惡的一部分。”
“唉!”哈莉捂臉嘆息,“C計劃呢?《我在火星種土豆》找到出版商沒?”
“《種土豆》是短篇科幻小說,應該發表在《軌跡》、《新世界》、《阿西莫夫》之類的科幻雜志上。”杰西卡道。
“稿費能拿幾毛錢?我要快速兌現!”哈莉道。
“關鍵是你的小說連雜志社也看不上。”杰西卡無奈道。
“不可能,這么硬核的科幻小說,拿雨果獎我也不驚奇。”哈莉不滿道。
“我特意找關系把小說發給《軌跡》的主編,他說你的小說很不科學,有非常大的邏輯漏洞。”杰西卡道。
哈莉被氣笑了,《種土豆》就是《火星救援》,內容硬核到幾乎能在現實中重復的小說,竟然不科學?
“《種土豆》很多細節得到我們學校科技課老師的指導,他在NASA進修過,絕不可能出現重大邏輯漏洞。”她語氣肯定道。
“曼哈頓博士呢?”杰西卡淡淡道。
“what?”哈莉小嘴微張,俏臉上寫滿茫然,“這與曼哈頓博士有什么關系?”
“世界人民都知道,曼哈頓博士就在火星上。如果火星科考隊員失事,最先想到的求救對象肯定是曼哈頓博士。
而且曼哈頓博士在火星上建造有水晶宮殿,哪里需要種土豆,直接去那蹭飯,它不香嗎?”
哈莉小嘴張大,滿臉呆滯。
她很想大聲駁斥這荒謬言論,可嘴巴開闔幾次,卻不知該說什么。
是呀,都2005年了,米國政-府還在扯虎皮作大旗,隔三差五就曬幾張“曼哈頓火星生活照”,做出“人間上帝”與五角大樓關系持續穩定的樣子。
一位名叫“趙鈺”的美越混血女企業家,甚至弄出個“火星電話亭”,分布米國各大城市,普通人也可以通過電話亭給曼哈頓博士留言。
所以,在火星遇難,首先想到曼哈頓博士才附和邏輯,她的《種土豆》似乎真不科學......
哈莉長舒一口氣,打開書包,拿出個拇指肚大的優盤放在桌上,“幸好我最近又弄出個D計劃。”
“什么東西?”杰西卡好奇道。
“《某科學的紅色曼哈頓》,講述一名蘇聯科學家在研究球形閃電時,意外制造了量子幽靈,也即是山寨曼哈頓博士。
里面有我個人對曼哈頓博士存在狀態的理解,很有腦洞的一部小說。”哈莉解釋道。
呃,這次她對同胞下手了,魔改了大劉的《球形閃電》。
因為查詢得知,這個世界沒大劉。
《球形閃電》中的量子幽靈,幾乎就是科學版的曼哈頓博士:被量子武器攻擊的人會進入量子態,也即是一團概率云。
理論上,概率云分布在宇宙各處,在某一范圍、某一時間段,見到他的概率是相同的。
舉個例子,你可能在95年4月3日,在紐約見到曼哈頓博士。
也有可能在2015年4月3日,在太陽系一萬光年之外的恒星上見到他。
在時間與空間上,曼哈頓博士按照量子態概率性分布,但他無法穩定在一個時間點、一個空間點。
就像搖骰子不可能永遠三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