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暢想這家民族企業行業標桿》
文中是這樣寫的:
五年前,如果柳大爺說出這種話,我個人是不會反對的,因為那時的暢想確實讓中國企業看到了希望。
當然了,柳大爺說這話依舊有點臉皮厚,因為暢想的標桿也不是你柳紀向啊?而是南老!
齊磊在文中,把南老對暢想做出的貢獻,暢想如何完成初期的資本累積、如果在電腦領域取得的成績一一道來。
包括現在暢想賴以成名的“暢想主板”。
“暢想電腦之所以領先,那是因為國內唯一能自己造主板的就是暢想。”
“可是,這個主板的不是柳紀向的成果,那是南老的心血!”
“更惡心的是,你們把南老踢出暢想,咱就不說了,留給其他媒體朋友解讀。”
“咱們就說說,柳大爺是怎么利用你爹在專利領域的優勢,不把暢想主板、暢想漢卡等一系列南老的成果拖延著不注冊個人專利的唄?”
“不注冊專利,南老就無法用專利投資在暢想擁有股份,也就方便柳大爺把老爺子趕出去!”
“特么的,用著人家的專利,偷著人家的成果,功勞都讓你們占了,還有臉說自己是民族企業?行業標桿?”
“南老一走,你們還剩下什么?吃老本的民族企業啊?”
這篇博客一出,柳紀向身邊有一頭算一頭,全傻了!
連文經理都不嘚瑟了。
這孫子火力太猛了,根本就沒法還嘴。
柳紀向氣急敗壞,可又無計可施。
這個時候,他想開口都開不了,無法迎戰啊!
只能……只能給暢想所有員工發了一封公開信。
“全體同仁!家人們!”
”暢想到了最危機的時刻,考驗我們的時刻到了!”
“我們所有暢想同仁,要迎難而上,不畏強敵,戰斗到最后一刻!!”
嗯,說是給暢想員工的公開信,可是如些高的關注度,不可能不流向社會。
就算員工比較老實,不把老板的話說給外人聽,老柳也得想辦法讓它流出去,因為這是他的態度。
既沒法還嘴,又不能讓輿論繼續發酵,那怎么辦?
只能展現一個姿態啊!你看我好委屈,我好氣憤!
我們暢想全體,誓死捍衛榮譽!
相當奈斯,這波搏同情…屁用沒有。
而輿論真的會如老柳期許的那樣,看到暢想的態度,從而同情暢想的處境嗎?
他想多了。
從開始到現在,暢想的公關可謂毫無章法。雖然還沒出昏招,可也被齊磊逼到了墻角。
而反觀齊磊這邊,吸引公眾關注度、議程設置、突破上限效果、替換刻板印象,看似野蠻跋扈,甚至咄咄逼人,但卻是層層遞進,有條不紊。
復盤下來。
齊磊先是挑起事端,等著暢想回應,這是吸引流量。
再針對暢想的回應,一一反駁。
而且,那里面是埋了坑的。
三條反駁,第一條、第二條,把暢想的嘴堵死了。
暢想決計不敢公布財務狀況,更不敢把奇石收購暢想集團的過程公布出來。
只有第三條,留了一個看似疏漏的口子。
第三條,齊磊完全就是口嗨,卻是沒有實質性的東西。
暢想唯一可以回應的,也只有第三條。
而等暢想回應,那么,收購的議程就被替換成了暢想是不是民族企業標桿的議程。
齊磊緊接著又把南老拋了出來,用南老的經歷,說一半兒,留一半兒的繼續挖坑。
公眾的好奇心會打破【上限效果】,對此事持續關注下去。
要不然,一下把猛料都爆出來,兩家吵來吵去,公眾沒多久就煩了,會重新回到,“只是收購與不想被收購而已,兩個奸商吵架,有什么好看的?”
而同時,齊磊也替換了一個【刻板印象】,那就是,暢想是民族企業標桿?還是有南老的暢想才是民族企業標桿?
這一點很重要。
這個年代和后世不同,后世的暢想臭大街,而這個年代的暢想則還是人人稱道的時候。
齊磊這么蠻橫的收購,別看粉絲多,聲音大,可也必然會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
但是,南老這個雷砸出來,那這些人就得琢磨琢磨了。
首先,柳紀向是成功企業家,這點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