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
在陽臺上凝望甚久,才想起梅姐。
怪笑著沖出房間,到了梅姐的屋門外。
此時,梅姐還在呼呼大睡。
張國容砸門,梅姐只不耐煩的回了一句,“進來!!”
根本沒有起身的意思。
等戎哥沖進來,梅姐把腦袋埋進枕頭,“幾點了?”
戎哥揶揄,“七點了!還不起床!”
梅姐,“拜托!!才七點!!又沒通告。”
戎哥迫不及待,“給你看點東西。”
強行把梅姐拉進來,讓她閉上眼睛,然后拉開了窗簾。
繞到梅姐背后,蒙著她的眼,引著她上了陽臺。
梅姐還沒睡醒,還在抱怨,”拜托,不要這么幼稚好不好?”
“昨晚就看過了,烏漆麻黑的,什么都沒有!”
戎哥,“再看!”突然挪開手。
梅姐,“有什么好看……”
與戎哥之間的表現如出一輒,整個人怔住。
從茫然到驚喜,再到陶醉。
扒著欄桿張大嘴巴看了好久,突然,“啊!!!!!”
一聲發泄的大叫,聲傳江野,而回應她的是雞鳴狗叫的鄉村交響。
太爽了。
這就是王胖子這個電影導演厲害的地方了。
要是正常拍,先給一個民居全景、沐撫村的美景,再去拍入駐等等。
觀眾的關注重點,其實是在美景、山居、閑淡生活這些信息焦點上面,在后世可能會引起共鳴和觀看欲望。
但是在這個年代,就差了些火候。
王胖子的手法,就很巧妙了。
先拍齊磊和小伙伴兒扯閑篇兒,用搞笑的談話,先制造了一個矛盾,那就是小齊總要整人。
可是,馬上就是反轉,小齊總要整人?其實是反派導演要連小齊總一起整蠱。
這樣一來,不管你拍是農村,還是哪里,觀眾的焦點在于節目嘉賓與嘉賓之間、嘉賓與導演組之間的矛盾沖突。
大家想看的就是,三方人怎么斗法。
再然后,拍張國戎和梅姐的一天,快剪輯與行程表的拉滿相呼應,設定了一個框架。
那就是,這兩個人真的太累了,需要一個長假。
再再然后,邀請函,增加神秘感。觀眾知道反派導演要使壞,唯獨兩個嘉賓不知道的爽快。
機場收繳個人物品,包括錢包的遞進。
一天行程,從早到晚,從飛機到保姆轛,再到越野車。
從天上,到高速公路,到砂石路,最后是爛泥路的鋪墊。
從司機到無人空房的落差,與角色轉變。
漆黑、荒涼、沒有一丁點現代氣息、以及兩個人的無助、疲憊、對未知的不確定。
層層渲染,把氣氛已經烘托到了頂點。
最后……
在清晨,張國戎拉開窗簾的那一剎那,得到了徹底的宣泄。
與前天,行程了,奔波與安逸、黑暗與明亮,叫苦不跌與豁然開朗的巨大反差。
這個時候,不光張國戎和梅姐情緒得到了釋放,連觀眾也會下意識的覺得,一切的奔波勞累,都是值得的,有種不虛此行的暢快感覺。
太特么的爽了。
而且,關注的信息焦點也變了。
后世的《向往的生活》是城市向往田園生活,而這里,則是壓抑過后的釋放。
而且,有種撿漏的爽快感覺。
你想啊,在大山溝里,突然發現這么一處美景,室外桃園一般的仙境,那感覺就像是古玩市場,別人沒看見的寶貝被自己搶到懷里一樣的心情。
不管哪個時代的人,對壓抑情緒釋放的需求,對占便宜的需求都是一樣的。
當然了,這個概念不是王胖子的功勞,而是雛鷹班。
偷換了基礎框架,由王胖子這個電影小白文制造者來具體實施。
完美配合!
然而,你以為這樣就完了?
錯!!
張國戎和梅姐此時就像是觀眾的代言人,開始重新審視這座坐落在鄉村江岸上的吊腳樓。
昨晚只是簡單畫面,甚至刻意隱去亮點的院落與陳設,此時以一個全景視角展現出來。
也直到這個時候,兩個人,和未來電視機前的觀眾才會看到,這處院落真的一點都不破敗,更不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