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八這一天,高進到了亞視,聽取了李雪健關于亞視發展的匯報。
去年開始拍攝的電視劇已經完成拍攝,目前正處于后期制作當中,如何平衡電視臺利益藝人利益,李雪健拿出來一份規劃。
如果按照目前市場價格來拍攝電視劇,無論收視率多少都是賠錢的。
如果給底薪,演員們肯定不愿意接受,又是剛剛拍攝電視劇不要報酬友情演出的人,你給少了也拿不出手。
人家都友情免費幫你拍攝一部了,下一步再友情免費是不可能的。
為了解決這個事情,李雪健跟周子儒,關洪生,鄭慎之,衛寶玲幾人沒少商議這件事。
當然了,也跟四十多位演員討論過這件事,基本上涵蓋了高中低收入階層演員,綜合了各方面意見后,制定出一份方案。
這個方案跟TVB的薪酬制度比起來,有不小的提升。
像林峰、鄭嘉穎這樣正在被力捧的小生,為TVB拍一集戲才6000港幣。
女演員也是如此,胡杏兒、佘詩曼等已經“視后加身”的花旦,TVB戲一集分別是1.2萬和5萬港幣。
而其它三四線的演員,基本都是拿月工資,或者工資里還包括出席活動的費用。
費用如此的低,還有很多人一年下來都參與不了一部電視劇拍攝,因為TVB將電視劇拍攝壓縮的太狠了,一年就那么一兩部戲開工。
這種收入跟內地那些明星相比,太過于寒酸了。
李雪健的方案,對于那些三四線演員也是采取月薪方式,只不過,后續增加了活動補貼,節目補貼。
今年亞視要打造三款精品綜藝節目,這就需要大量的明星參與,這些三四線明星參加的活動多了,收入也會跟著增加。
一二線明星簡單了不少,拍攝電視劇的酬勞增加,力捧的小生每集一萬起步,再加上出席各種活動,代言產品,參加綜藝節目,收入也會大幅提升。
絕對比這些人在TVB賺得多,最起碼增加一倍。
一步步的來,當這些人拍攝的電視劇在內地播出造成影響之后,就會安排前往內地參加各種商演。
收入會進一步提高。
相對應的,一批有演技的演員進入內地,會形成鯰魚效果,娛樂圈的競爭會加大很多,你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才能脫穎而出。
亞視今年是二十部電視劇的制作計劃,鄭慎之的星光影視公司今年也有十部電視劇的制作計劃。
全部采用新型模式,不搞那些動不動就五六十級的電視劇,采取西方那種拍攝模式,按季算。
一季二十集左右,加強劇情的緊湊感,降低那些羅里吧嗦毫無意義的臺詞。
不管結果如何,從現在起就開始改變。
只要高進批準了這一份計劃,李雪健就會展開挖角行動,高舉鋤頭來挖TVB的墻角。
那么多有經驗有演技的演員你不用,我用!
今年變動很大,李雪健給自己定的目標很簡單,盡量降低虧損。
其他不說,僅僅是二十部電視劇的拍攝就需要投入重金,僅憑亞視的盈利能力是顧不住的。
亞視去年穩住了,今年就要打出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