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樓帶著大部隊浩浩蕩蕩的離開了。
高進也沒有離開,直接到食堂吃飯,順便檢查一下工廠食堂的飯菜質量。
飯后,高進跟于洋談了一會話,就坐車離開返回酒店。
到酒店洗了一個澡泡了一壺茶水,一個人坐在椅子上慢慢的思索,好一會的時間,高進慢慢的搖了搖頭。
星靈集團進行的科研項目不少,只可惜,研發時間太短,缺少底蘊。
這個底蘊,指的就是技術積累。
別看星靈集團這兩年申請的專利數量不少,底蘊還是不足。
以蘋果公司為例,為什么蘋果可以引領智能機市場,這是蘋果多年來不斷的科研投入積累了足夠技術才爆發的。
僅僅蘋果一家,手里掌握的各種技術就十幾萬項,這就是蘋果的底蘊。
現在星靈集團差的就是這個。
高進抬手喝了一口茶水,拿出電話就開始撥打起來,很快電話就通了“董事長”葛公明的聲音傳了過來。
“公明,你安排一下,總部每個項目組再增加五人。”
高進一臉平靜的說出這句話,葛公明吃了一驚,一個項目組增加五人,整個園區可是要增加不少人的。
“董事長,科研不是人多就可以解決的,目前各個項目組剛剛調整,已經度過了磨合期,處于最佳狀態”
“貿然增加人手并不見得可以提高多少效率,我反對增加人手。”
葛公明拒絕了高進的提議,星靈集團提倡爭論,只要你有合適的理由可以進行爭論,這是高進一直在大力推行的規矩。
為了推行這個規矩,不少中層負責人都被開除了,由此可見高進的決心。
“公明,你聽我說..............”高進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葛公明思索了一會點頭同意了。
“董事長,兩年,這一次調整后兩年內不會在進行調整,貿然調整研發團隊會起到拖累研發進度的效果”葛公明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我明白,調整過后兩年內我不會在進行調整,看效果如何吧,如果進度緩慢,兩年后在進行調整”
“剔除陳舊血液引入新鮮血液”
高進一臉認真的說出這句話,有了這句話葛公明這邊通過了,表示立刻展開招聘增加各個項目組的實力。
緊接著,高進又給苗鴻發打了一個電話,苗鴻發的綜合研究所有四百多人,這一次跟苗鴻發溝通,就是增加一些項目,今年突破一千人。
同樣,兩年內不會在進行調整,要求新招聘的人員必須是高質量的人才。
大院,衛明陽的辦公室。
衛明陽跟孟光獻一起聽取了相關部門專業人士的匯報,兩人聽到最多的詞語就是,生產工藝看不懂。
有違目前的市場上的六十納米生產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