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凌國質子被救走的這個消息,在燕國一方的刻意宣傳之下,很快傳遍了魏國各地。彼時身處東凌府的凌世盛,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故而,這一次的新歲慶典,凌世盛其實也有些想來找裴家人問責的意思。
但待他真來了洛都,見識過城中的繁華,整個人一下子又慫了,早已喪失了向裴家人問責的勇氣。
直到慶典這日,他才恍恍惚惚地來了魏國王宮。
不承想,慶典剛剛開始,裴洛就給了他一個大驚喜(驚嚇)。
讓他親口同意把姜千曜姓姜的事公布于眾,此舉豈不就等同于……公然在打他們凌家人的臉嗎?
但看著眼前那一大片為裴洛求情的同僚。
甚至是將來必然會繼承大統的太子,都站在對方那一邊,凌世宗再次慫了。
人一旦選擇了向另一個人妥協第一次,且不再思量著反抗。
那么,有第一次獻國的妥協,第二次饒過一個仇人之子的妥協,又有什么難的呢?
于是乎,夾雜著妥協旋律的心跳聲中,凌世盛站起身,整理衣衫,走到了大殿中央,向裴鴻行禮。
“陛下!安樂王爺、太子與諸位同僚言之有理。感謝陛下為微臣著想,為微臣說話,微臣受之有愧。
“臣凌世盛在此起誓,凌千曜本名為姜千曜,其人自此之后,與我凌家再無半點瓜葛。
“關于凌、姜兩家的往事,我凌家既往不咎。也希望那姜千曜好自為之,認清自己的能力,不要妄圖以一己之力,尋我凌家報仇。
“當然,如果有一天,他有那個能力了,我們當年派出去抓捕姜家族人的那些人也還都活著的話,歡迎他隨時來尋仇。
“當然了,就微臣自己來講,臣是很愿意與他化干戈為玉帛的。”
凌世盛的一番話說完,魏國朝臣都很震撼。
對兩家恩怨知曉不多的人,自然認為凌世盛大有度量。
但如裴洛、裴鈺這樣知曉內情的,卻只會認為凌世盛這是慫得沒有底線了。
畢竟,凌家殺的可是姜家全族,不論男女老少,除彼時懷孕的姜蕓,無一幸免。
凌世盛也不過是死了一個兄長,還搭上了姜蕓的命。
他凌家有何臉面,三言兩語就想化干戈為玉帛,抵消姜家上上下下幾百口人的命?
當然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這一道理,古來有之。
對于上位者而言,姜家族人的死,也不過是尋常事。
此次若非蒙九的出現,裴洛壓根也不會幫姜千曜這個忙,更不用說,他還拉來了魏國國君和太子父子倆配合自己。
說白了,他又何嘗不是想和蒙九結個善緣,才攬下此事的呢?
當然,不論初衷如何,結果對于姜千曜來說都是好的。從此之后,他就是光明正大的姜家后人了。
此間事了。
正殿的房梁之上。
聽到結果的姜千曜,看向蒙九道:“婆婆,咱們走吧。裴洛幫咱解決了此事,大家也算是兩不相欠了。”
“你不下去看一下你那個凌家叔父嗎?”
姜千曜苦笑,“仇人而已,有什么可看的?如果我同他凌家人有說有笑的,母親的在天之靈,又如何能夠安心?”
“嗯,也是,你這孩子還算是重情義,記得你母親的好,也不枉婆婆我救你一場。”
話罷,房梁上再沒了二人的蹤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