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什么是金竹寺傳說?”葉梟疑惑地問道,他對此毫無所知。
“關于金竹寺傳說,就由楚某來解釋吧,從昨天下午開始,楚某一直在搜集相關資料。”楚文濤插話說道,然后便認真講述起來。
【望天門江邊的石梯坎見不到底,一直通到金竹寺。
神秘“金竹寺”藏于望天門兩江交匯處的江底之下,這個故事在渝州民間流傳了上千年。
傳說道光年間,有個叫老陳的信差,由川都到渝州,經“五驛、四鎮、三街子、七十二塘”,共計一千零八十里官道,一路曉行夜宿,走攏石橋鋪,眼看天色已晚,雖距渝州城僅二十余里,但因疲乏只得找棧房歇下。
客擠,無鋪位,店主安排他與一僧人搭鋪。
此僧系一游方和尚,看起來仙風道骨,說他從華巖寺來,在與老陳言談間交予一封信,煩勞順便送去,信封上寫:“交渝城望天門外金竹寺長老收”。
次晨,老陳“雞鳴早看天”,發覺搭鋪的和尚早已不見蹤影。
“望天門外金竹寺”,在哪里?怎么走?
東詢西問,打聽到天黑都無人知曉。
老陳是個實在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他不但去了望天門,還從左面千廝門、右面東水門仔細尋找了一遍。
奇怪!既稱寺,必定是一座廟宇,應當十分醒目,怎么不見半點蹤影?竟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呢?
這個時候已是深夜,老陳只好找一家小客棧住下,可就在他抱著被子進屋的時候,忽然見黑漆漆的前方有盞燈籠閃亮,燈籠上映出三個大字:金竹寺。
燈籠被一個人提著,正由碼頭上拾級而下。
哎呀!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老陳興奮得丟下鋪蓋就朝那燈籠跑過去,這才看清楚是個小和尚。
“請問寶剎在什么地方?”
“看,那不就是金竹寺么!”老陳順指處一望,張大的嘴巴再也合不攏來。
在小和尚的指引下,望天門江心出現一座巍峨宏偉的廟宇,矗立在一處凸起的小山頂上。
奇怪呀!怎么這樣宏大一座寺廟竟沒人知道呢?
老陳緊跟提燈籠的小和尚,心里一邊嘀咕,一邊掏出信拜托交給長老。
左看右瞧,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只恨少生了一雙眼睛。
寺院周圍亮晃晃的,卻是一蓬蓬茂盛的竹子,老陳順手折斷一根作拄路之用……
豈知老陳出寺后,寺廟卻已不見蹤影,手中的竹子也變成一根發著金光的金竹。】
“這是真的假的,怎么像聽故事一樣啊?”聽楚文濤講完金竹寺傳說,葉梟懷疑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