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奉明帝之命,要斬盡天下龍脈,但他預料到自己行逆天之事,即便功成都必遭報應。奈何身為臣子,帝命不可違,他只能奉命行事。”
“當他斬斷幾百條龍脈后,來到如今的帝都一帶,發現這里的龍脈,盡管不如南都紫金山龍脈壯大,但更有活力、成長更快,比起紫金山的龍脈,帝都龍脈才是真龍。”
“斬殺其它龍脈尚可,劉伯溫憑著強大的實力,攜明朝軍師之威,倒沒有多大問題,報應只會慢慢降臨,卻有手段可破之。”
“但劉伯溫很清楚,真龍不可斬,不說他的實力,能否斬殺真龍,就是成功斬殺的反噬,都可能直接讓他喪命。”
“這個情況,劉伯溫不敢向明帝匯報,開壇作法進行一番推算。不料卻算出他往后的報應,竟主要來自他效忠的明帝朱家,這讓他大為悲戚,開始為自身做準備。”
“于是劉伯溫,便在帝都龍脈之上,建立起一座衣冠墓,憑之保劉氏一脈的氣運。”
“劉伯溫同樣算出,劉氏后輩難出帝王之命,承受不起龍脈的沖擊,只能避過龍脈的主干部分,在帝都龍脈的尾部末端,建立他的衣冠墓。”
“后世流傳之中,劉伯溫的衣冠墓中,藏有他的巨作《郁離子》與《百戰奇謀》,得之修習可成一代軍神。其墓中還有斬龍劍、屠龍刀、鎖龍環、封龍錐四大奇兵,各種明代古玩寶貝更多。”
“在末世新紀元前,什么斬龍劍、屠龍刀,都被當成虛假傳說,但劉伯溫衣冠墓的藏寶,卻引起很多土夫子尋找。”
“相比位于如今姜澤省文成縣南田鎮,石圃山中支夏山之麓的誠意伯墓,這座劉伯溫死后的真正墓葬,在帝都的劉伯溫衣冠墓更吸引那些土夫子。”
“畢竟劉伯溫衣冠墓,乃他自身所立,藏有大批寶物。反倒他死后的墓葬,明帝對他吝嗇無比,記載中沒什么陪葬品。”
說到這里,袁綃感覺有些扯得太遠,出聲總結道:“在帝都附近的墓葬,除去那些不能動的帝王大墓,就只有劉伯溫的衣冠墓,在民間流傳的名氣最大。”
“尤其現在帝都的龍脈,分為水陸兩龍,陸龍長安街,恰為東西走向,尾端就在帝都西郊!”
帝都有兩條龍脈,東西走向的長安街,據說就建立在龍脈之上,這一條被稱為陸龍脈。
帝都的水龍脈,則是永定河,與長安街交纏在一起。
“根據野史記載來看,要尋找劉伯溫的衣冠墓,應該順延長安大街,一路向西找到龍脈盡頭。”袁綃說出她的猜測。
盡管袁綃的分析,成功鎖定一條路線。
但從長安大街出城向西,龍脈到底有多長,具體有多寬,延伸到什么地方,依舊不能確定,要尋找的區域很大。
“莊先生,我所擅長的東西,只是在歷史地理方面,積累的知識多一點,然后分析總結,尋找出一定的線索。”
“但我畢竟不是風水師,要進一步縮小尋找區域,我必定是無能為力,我建議莊先生找一位,確定有真才實學,擅長地理堪輿的大師,為你測算帝都龍脈的盡頭。”袁綃出聲建議道。
“行吧,感謝袁綃妹子,你所提供的信息,對我有很大的用處,感謝的話無須多說,來日袁綃妹子有什么事,莊某必定不會推辭!”莊有為認真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