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袋獅的體型不算大,肩高近兩米,體長三米九,大致為成年袋獅體型的2.6倍。
這兩頭袋獅,皆為四級進化層次,可見這個種族進化的過程,每一級大致增加四成體型。
末世新紀元三年來,針對進化獸擴張體型的研究,大致得出一個標準,每一個進化層次,大致會增加一成到一倍。
只有那些古老血脈的異獸,才有能力保持體型不增加。
其余獸族進化,血脈層次越高,越容易控制體型。
袋獅這個種族,可將體型控制到四成增幅,可見其血脈居中流。
增大體型,有利有弊。
往小控制要看能力,往大放任實屬無奈,體型暴漲導致氣血分散,且靈敏度下降,實力不一定會更強。
但體型增大后的巨型進化獸,又有很強大的防御力,外部攻擊很難傷其要害。
只有那些保持正常體型,但在特殊場合能變化大小的異獸,才是真正的無敵血脈。
如天照老魔、八岐大妖,那些末世新紀元初期,取得高進化層次、體型龐大的進化獸,除開在末日洗禮中異變的因素外,還有一些取得實力揠苗助長的原因。
如完全退化的豬牛羊,海里的鯊、鯨這些種族,完全屬于血脈低下的族群,每次進化大致會增大一倍體型,逐漸變得笨重起來。
這些種族到后期,空有不錯的進化層次,但靈敏度太差,綜合實力很弱,必定會淪為它族血食。
不過有所例外,如那八級巨龜、長白山蛟龍、雪獒王這些,體型增長很快,但氣血凝煉程度一樣不差,都身具異種血脈,或許實力達到一定層次后,即可任意變化大小。
進化獸種族血脈的強大,不僅看其體型大小,更要結合氣血凝煉程度。
何況人族的研究,肯定不夠全面,很多資料與結論,都不一定準確。
但根據現有理論,這袋獅種族血脈不差,實力更不用懷疑。
袁綃手持一柄兩尺短劍,毫不掩飾氣息,直接向兩頭四級袋獅殺去,很快就殺到袋獅面前。
身高一米六的袁綃,在四級袋獅面前很嬌小,且她主攻兵器為兩尺短劍,看起來毫無優勢。
“嗷嗚!”兩頭四級袋獅未曾輕敵,盡管眼前的人族嬌小,但外放的氣息確實很強,一頭袋獅猛撲進攻,另一頭袋獅反倒大吼,明顯在召喚幫手。
“咻!”面對袋獅的猛撲,袁綃靈活的躲開,從袋獅身旁閃過,同時手中短劍旋轉,劃過袋獅左側脖頸。
袁綃的短劍,得自呼歸石涂山女傳承,只有堅硬和鋒利兩個特征,沒有增加重量、變化大小的能力。
但其鋒利程度,不比現階段的盤龍戰斧差,袁綃就那么輕輕一劃,便已將袋獅防御攻破,劃出一道五十厘米長的大傷口。
即便袁綃這一擊,加持的元力不少,但可見短劍的鋒利。
不過袁綃從容躲閃,準確刺中袋獅脖頸,更可見袁綃的實力。
“比我預料中差一點啊,不夠必殺的實力!”袁綃暗自搖頭,看起來對這一劍的威力,還不是那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