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問母親,達貢聽到了龍族版本的起源。不同于其他種族記載的歷史傳說,龍族認為自己是龍之國的原生物種。它們從元素中誕生靈智,利用龍之國的物質凝聚身體,天生便是這種形態,只是在不同歷史時期選用了不同的體型。
食物多的時候便更加龐大,食物少的時候就相對瘦小一些,但這都不改變龍作為一個種族的穩定狀態。而在龍族傳說中,龍之國運行在虛空中,主動搜索和吸附各個世界,而龍族的主要任務就是從這些世界中吸取能量,轉移到龍之國內。
這個過程往往伴隨著暴力和殺戮,也就是“滅世”這一概念的產生。一般來說,龍之國會把一個世界精華的大部分吸收進來,不斷擴張自身。它也會適時切割自己的一部分,作為一個新的龍之國發射出去,讓它去尋找新的受害者。
眼前的龍之國就是這樣一個新興的龍國種子,它找到了當下的世界,融合進來。只是在進行“滅世”的時候,龍族遭遇了神靈的頑強抵抗,沒能利用戰爭壯大自己,反而出現落了下風。這個時候,龍族決定改變,以融入的形式留下來,先讓龍之國能夠穩定住形態。如果龍之國被摧毀,那它們就都得完蛋。
靜下心來之后,龍族逐漸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當然還有和平與寧靜中蘊含的美。“殺戮很簡單,那種欲望隨時都可以蠻族,而我們有了殺戮之外的追求。”瑪克希摩斯是這樣說的:“如果有需要,我們仍舊隨時可以滅世。但在那之前,我們可以享受我們該享受的。”
只是對于這個世界來說,龍族算是外來物種,需要一個融入過程。這就像食人魔轉變為奧格,山嶺巨人變成冬國巨人一樣。龍族所要做的就是阻止第二個滅世種族——魔物,這樣神靈就能接納它們,讓它們成為這個世界自然運轉的一部分。
除了消滅魔物,另外一個辦法就是有一個龍的神,幫助龍族融入世界,成為本土生物。其中最關鍵的步驟是讓龍之國與世界完全融合,雙方不分彼此。龍之國就是這個世界,世界也是龍之國。這樣一來,龍之國會失去分裂自身或攜帶龍族離開的能力,那龍族就沒理由破壞這個世界,反而要好好保護它。
只有龍才能影響龍之國,而只有神才有這樣的力量。其他神靈不可能為龍族出手,所以龍族只能等待自己的神。眾神將這一點清楚明白地告訴龍族,并體現在誓約里,展現了充分的誠意。而龍族也是看到了這份誠意,才同意地表種族和神靈的條件,成為無限迷宮的守護者。
可惜事情沒有這么簡單。成為神靈最重要的條件是信仰,也就是提煉并代表一種愿望,或者令人崇拜自己,從而通過靈域和魂域產生神圣能量,用以支撐神術、培養牧師、擴散教義、增加信徒,營造正循環。
而龍喜歡獨居,龍族是非常松散的,并不會像精靈、堅古族和人類那樣形成緊密聯系的社會,但宗教是一種群體活動。
雖說每個人的信仰都屬于自己,但群體活動、社會行動才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龍族天生很難凝聚信仰,它們從不篤信自己需要神靈,也不需要用神靈來解釋那些暫時不能理解的事情。因此,僅靠龍族自己慢慢凝聚信仰并產生一個神靈,那可太慢了。
如果地表種族能夠崇拜并信仰龍,倒是可以幫龍族凝聚神靈所需要的信仰力量。在這個時候,地表種族與現有神靈表現出狡猾的一面,他們從未宣傳龍族在無限迷宮的重要貢獻,不讓地表種族對龍產生感激之情。同時,他們以“龍族不喜歡被打擾”為理由,盡量減少無限迷宮守衛者與龍產生交集的可能,甚至逐漸將龍之國的存在都掩蓋住了。
這些操作需要一個過程,在它完善之前,在地表種族完全忘記龍對無限迷宮的貢獻之前,肯定還會有一些信仰凝聚,準備轉換為神力。這個時候,統治與戰爭之神為龍族開啟了神啟之路,讓一個“特別能打”的龍嘗試成為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