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不簡單,尤其是挖到熔巖層的時候。堅古族人在地下十公里深處見到了熔巖形成的海洋,他們看到各種珍貴的礦物在這片海洋中沉沉浮浮,就像等待他們打撈的美人魚一樣。堅古族人絞盡腦汁,解決了如何在熔巖中進行建設的難題,開始在這里修建礦井平臺。他們的不懈努力得到了巨大的回報,同時也永久打通了進入魔物世界的出入口。
戰爭是怎么發生的,關于這個問題的記錄總是語焉不詳。但戰爭打到今天,有些認識還是可以得到統一的:地表世界的種族和魔物難以相處,互相之間的仇恨已經無法化解。而且魔物對地表世界產生了極為強烈的征服欲,他們想要更大的生存空間,這是雙方無法調和的根本矛盾。
魔物并不是奇美拉,也不是自噬體,這兩個只是魔物的武器以及一種表現形式。魔物這個名稱最早的來源是“魔法產物”。堅古族人打穿熔巖海后,在廣闊的地底洞穴世界見到了這種半元素半生物的古怪物種。
地表生物的特點是父母與子女的傳承非常穩定,堅古族人的孩子就是堅古族,混血也是兩個種族穩定的結晶,異變是極端罕見的情況。而地底魔物的特點就是“合變”,它們互相組合不是為了穩定的后代,而是努力產生變異、變化。
這種現象非常類似法術,類似于元素與元素進行不同配比的組合,然后產生新的效果。于是最早的堅古族人以及趕來查看新鮮事物的精靈將地底種族命名為魔物。
魔物的祖先為最基本和最純粹的幾種自然元素生物,比如火元素、水元素。在不斷“合變”的過程中,純粹元素因為缺乏智力和遠見而被逐漸邊緣化甚至淘汰,新生的魔物都是多種元素的混合。后來魔物還產生了與周圍環境以及其他生命形式“合變”的能力,多頭生物、死靈生物、泥怪生物都是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
本來地表和地底井水不犯河水,雙方被熔巖海阻斷因而相安無事。但地表生物的出現讓魔物有了新的“合變”目標。半魔物的堅古族和精靈產生后,所有地表種族都感到了威脅。他們深入研究,發現魔物已經有了進入地表,用更豐富的生物以及自然環境資源進行合變,那這就是亡族滅種的威脅了。
無限迷宮修建之前,地表種族難以抵擋魔物的攻勢,損失相當慘重。流竄在地表的魔物對城鎮、鄉村以及自然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大家終于決定調集所有力量,不惜犧牲也要把魔物徹底消滅。這樣的豪言壯志雖然激勵人心,但現實非常殘酷,勝利似乎越來越遙遠。直到堅古族人改變了策略,決定用地底熔巖層的能量來鎮壓魔物,以此修建了無限迷宮,戰局才漸漸穩定下來。
之后每隔八十到一百年不等,無限迷宮就會迎來一次大規模會戰,這時召集地震就會出現,將這消息通知到每一個人。無限迷宮就像一座堤壩,時刻阻擋魔物的沖擊,平時以強大的符文法術能量堵住出入口。當魔物沖擊比較多的時候,它就放過來一批,交給蓋魔城的守軍處理。它把魔物的主要沖擊力化解,但隨著魔物不斷聚集增長,它的化解能力最終會接近飽和,這時它就會開閘,拉開大戰的序幕。
赤嶺城作為一支軍隊,這是第一次參加無限迷宮的戰斗,但它并沒有顯得笨手笨腳。在追風獵手團的指導下,他們很快就適應了當地的環境,了解自己的職責。尤其是追風獵手團組織了幾次演習,針對魔物們最常使用的戰術進行強化訓練,甚至還去迷宮深處抓了幾只威脅不那么大的魔物回來給大家開開眼、壯壯膽,這讓赤嶺軍從精神到技能各方面都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