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過河,還在那邊。”希洛艾說道:“別緊張,我讓眾人飛起來。”
要過河,這說明射程至少十公里了。達貢回憶了一下自己的計算,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他認為這炮能打個七八公里就是上限了。當然,他的計算主要以火槍以及滑膛的數據為基礎,有偏差是肯定的。為此,他已經留出了想象空間,但現實證明他的想象力還是有點匱乏。
十七公里,炮彈墜入森林。在斬首兩棵松樹之后,它可能在空中發生了破碎爆炸,分成了三個部分,削斷了另外兩棵樹,還在地上砸出三個大坑。
“這威力太可怕了,我覺得法陣城墻都扛不住。”希洛艾說道:“十七到十八公里,沒有法術能夠碰到火炮,但是火炮能夠轟過來,這是射程上的絕對優勢。只是這準頭……達貢,你能隔著十八公里瞄準嗎?”
達貢猛烈搖頭,他可沒那本事。“這是另一個極端:威力太大導致沒法用。不過線膛炮能夠打成這樣的效果,至少說明這條路線是有前途的。把它縮小,取得穩定性,找一個合適的尺寸固定下來。滑膛,暫時可以放下了。”
雖然只是一次性炮,但它轟開了線膛炮的局面。大家仔細研究后發現,炮口的炸裂不是材料的問題,而是膛線。達貢的手工膛線可能過分削弱了炮口附近的結構強度,它實際上不需要刻那么深,導致炮口相對變薄。
重型火炮十公里射程,中型火炮三到五公里,小型火炮一公里上下就足夠了,優先發展小型火炮。雖然這個數據沒法讓瑞德滿意,但他必須承認,以目前的觀瞄和穩定性控制水平,能讓這三種火炮涇渭分明、各司其職,就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了。
工匠們負責打磨工藝,而達貢就要肩負起火炮的戰術射擊工作。他從瑞德那里聽說了炮射曲線的概念,很快就明白該怎么進行計算,可這種涉及多元函數的計算工作根本沒法在普通戰士那里普及。再加上蛋島也沒有辦法制作水平以及角度儀器,想在火炮上實現精確控制射擊,有且只有一個辦法。
“法術試射。”達貢找到了冬冬教授,說道:“火炮每一次射擊都會形成震動和移位,需要調整射擊。能不能讓火炮發射幻術,比如一個光團,讓它的落點來幫助確定該怎么調整炮口?”
只要發射實際的炮彈,炮口就沒法穩定,因此只能靠不會造成改變的幻術炮彈。達貢希望冬冬教授能夠設計出一個法術,讓光球模擬彈道。
“造個光球太簡單了,但是讓它和你的那個炮保持一致,這就太難了。”冬冬教授說道:“現在我還沒有完整的思路,但幻術是對現實的模仿與重現,這個基本原則是不會變的。先讓我想想,等你的火炮造出來,我才能去學習和模仿它。”
從幻術的角度出發只能用這個辦法來解決。如果加上“射界表”,達貢就能為火炮調校準備兩套方案,暫時來說足夠了。雖然巨型怪物一直讓達貢有些緊張,但他仍必須遵循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不可能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礦石變成鋼鐵,鋼鐵變成火炮,就算是神靈也不能跨過中間步驟。火藥的制造也是一樣,若是找不到礦料來源,達貢也沒法憑空變出爆炸物來。這項工作交給了奧力神殿,堅古族牧師們非常積極的準備了大地之眼神術,連續向著蛋島周圍八個方向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