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后續戰役評估結果后,李維不禁恍然,他總算明白士氣和凝聚力這個決定戰役勝負走向至關重要的因素,為何所占比重如此之低。
因為李維麾下洗過腦的軍隊士氣和凝聚力是巔峰滿值,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任何一支軍隊在這方面超越李維的軍隊!
一旦士氣和凝聚力因素所占據的評估比重過高,李維的軍隊實力評價恐怕要超過絕大多數敵人。
按照全面戰爭系統的戰役評價標準,一旦實力評估超越敵人,即便打贏了也不會有任何獎勵。
以弱勝強才是獲得榮耀值的根本,之前的首勝獎勵只能算是唯一性的新人福利。
而戰役評價標準中,李維一方比敵對一方‘弱’得越多,取得勝利后獲得的戰役勝利評價越高,評價決定了李維能獲取的全面戰爭系統的獎勵多寡。
李維看到全面戰爭系統面板上,出現勝利評價的等級稱呼。
“險勝是最低等的戰役勝利評價,只能獲得1點榮耀值,然后是勝利,獲得2點榮耀值,大勝獲得3點榮耀值,完勝獲得5點榮耀值,最高等的史詩大捷獲得10點榮耀值!
影響戰役勝利評價的除了敵我實力評估外,還有勝利后的戰果和敵軍所剩余的成建制部隊安全撤離的數量。
影響戰役勝利評價的因素竟然沒有敵我傷亡比例?!
也就是說,只要我盡可能全殲敵人,無論我這一方死多少人,都不用擔心影響勝利評價標準,全面戰爭系統根本不在意我弄死多少白人士兵!
不過影響戰役勝利標準中的敵軍成建制安全撤離的數量多寡里,竟然最低編制是連隊,也就是說敵軍只要有成建制的連隊安全撤離,沒有被打散,我的戰役勝利評價標準就會下降……
這有點難啊,在近萬人大戰的戰場上,一個連隊是否崩潰誰能觀察到?
所以說,全面戰爭系統這是鼓勵我在取得勝利后,盡可能追擊敵人,把敵人所有的建制都打散?
在排隊槍斃時代里,沒有大量騎兵,想要做到這一點太難了……
這就是我這次戰役勝利,只獲得大勝評價,3點榮耀值的原因吧。”
李維已經看到了敵我雙方實力評估的結果,可以說在士氣和凝聚力因素比例極低的評價中,瓦訥市守軍的實力是完爆自己的!
當然,這里還有瓦訥市守軍人多勢眾,擁有十幾門火炮拉高了武器裝備因素的實力評價,處于防守形勢也讓實力評估提升不少,倒是天時地利方面雙方差距不大。
然而,天時地利是僅高于士氣和凝聚力因素的第五名,占據的比重真心不大。
李維摩挲著自己的下巴,腦海里思索著在以后對戰中,如何盡可能抬升自己的戰役評價。
“果然,以少打多,讓自己時刻處于進攻態勢,不急著提升基礎線列步兵的質量等級,可以讓我在前期更容易刷出高等級的勝利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