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就是,整個旺代地區忠于巴黎政府的市鎮全都被抹平……
為數不多的治安部隊和正規軍,不用旺代地區的叛軍攻打,就自己跑路了。
新的布列塔尼大區區議會覺得旺代地區的叛軍距離莫爾比昂行省太近,不安全,于是轉移到了菲尼斯泰爾行省那里。
如此慫到家的大區議會,對下面的市鎮有多強的影響力可想而知。
如今伊勒-維萊訥行省面對李維叛軍基本上已經躺平等著接收,其他幾個行省除了距離最遠的菲尼斯泰爾行省外,都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有準備跑路的權貴,也有正兒八經練兵卻拿不出多少錢的市政府……
總而言之,要兵要錢的求援信件,如同雪花一般的送往巴黎政府,即便到了這個時期,不少市政府的官員們仍然想著貪一筆!
約束李維快速擴張的唯一阻力,只剩下兵力問題了。
好在,這段時間,不時有帶著隨從乃至護衛隊前來投靠的傳統貴族,李維能在短時間內控制伊勒-維萊訥行省,正是因為這幫投靠的傳統封建貴族的幫助。
李維將他們分封到伊勒-維萊訥行省的各個村鎮之中,以農村封建包圍城市的方式,來控制地方政權。
占領并控制一座城市對現在的李維來說不算困難,難得是控制廣大的鄉村地帶,所以這些傳統封建貴族還是很有用的。
他們本來就擁有封地,管理鄉村的經驗自然不成問題。
于是,伊勒-維萊訥行省呈現出傳統封建貴族控制鄉村,李維叛軍控制城市的局面。
倒是維持了基本的穩定,不至于到處都是游擊隊和暴民武裝。
“華萊士商業同盟,這個名字不錯,華萊士愿意帶著他的盟友們投靠過來,我自然竭誠歡迎,你安排下時間,我希望能跟華萊士親自見一面。
對了,告訴華萊士那面,之前的戰爭跟他個人無關,我反對的是巴黎革命政府,我可以理解他各為其主的政治立場。
只要他來到我麾下,我絕對不會虧待他,甚至讓他擁有以前的權勢也不是不可以!”
班達克聽到這句話,心里頓時有了底氣。
李維這是打算以最大的誠意接納華萊士一行人。
作為雷恩市的市長,班達克太清楚華萊士那幫人投靠過來對李維勢力的助力了!
至少,現在的財政赤字可以抹平……
別看李維的勢力一片大好,但李維建立的新政府一直都處于入不敷出的階段,靠著打白條……發行稅務國債勉強度日!
為此,李維都沒有提出恢復教會權力的政治觀念,跟之前的巴黎政府一樣,照樣沒收教會的財產!
這使得,李維所部控制的地區中,教會一直跟李維不對付,投靠李維的傳統貴族比比皆是,但投靠李維的教會神職人員屈指可數,還都是底層窮困潦倒的那類神父!
沒辦法,教會太富裕了,比絕大多數貴族都要富裕,李維實在不忍心放過這塊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