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雖然已經包圍了濟南,但并沒有立刻發動進攻。
這是朱慈烺的意思,原因嘛也非常的簡單——紅夷大炮沒到。
紅夷大炮,是明末清初的戰場上最為關鍵的武器,沒有之一。
這種來自于西方的先進火炮,在經過葡萄牙人轉賣給大明之后,發揮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努爾哈赤的死,松錦大戰的勝負,北京城的守衛,以及朱慈烺穿越過后的山海關之戰和保定之戰,紅夷大炮全都是決定勝負的兵器。
歷史上滿清入關的攻城戰中,同樣也可以看到紅夷大炮的多次出場。
在紅夷大炮的面前,舊時代的城墻土崩瓦解,可以說是不堪一擊。
濟南城之中畢竟還有上萬李自成的大順軍,不用想也知道這些大順軍是不可能輕易投降的,之前史可法試探性的攻城已經證實了這一點。
朱慈烺并不覺得白白將士兵浪費在攻城這種事情上有什么意義,他和英國公都一致認為應該直接用紅夷大炮把城墻轟塌即可。
還有更多的敵人等著大明軍隊去收拾呢,少犧牲一點是一點吧。
對此,史可法倒是半信半疑:“這紅夷大炮,當真能有如此神奇的作用?”
朱慈烺聞言,頓時笑了:“這種大炮,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更加神奇。”
黑火藥出自華夏,并且在華夏第一次登上戰場,最終經元朝西征而傳入西方,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但真正讓火藥發揚光大,并由此而來發展出火炮并使得火炮成為戰場主宰,確實是西方人做到的。
為什么西方人能做到這一點呢?其實答案非常的簡單,因為西方、尤其是歐洲諸國打仗的次數太多了。
和東方的華夏王朝相比,中世紀的歐洲單單是神圣羅馬帝國內部就有上百個大小邦國,同時外部還有法蘭西王國、英格蘭王國、波蘭立陶宛聯邦、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丹麥-挪威聯邦,瑞典王國,西班牙王國,葡萄牙王國等等。
上述這些國家加起來的面積,大約也就是和大明全盛時期的面積相當,可以想象一下這究竟是多么混亂的局面。
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各國就會瘋狂的、不惜一切代價的發展軍事力量,又由于他們的人口有限導致軍隊的數量有限,所以軍隊的裝備就成為了最有希望帶來勝利的突破方向。
經過幾百年的激烈廝殺之后,西歐各國所發展出來的裝備比起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和平年代的華夏王朝要厲害,那再正常不過了。
人家天天拿刀出門砍人,華夏人天天拿刀出門砍柴,這砍人的刀肯定比砍柴的刀磨得更鋒利,不是嗎?
作為一個現代人,朱慈烺對武器究竟能如何改變戰爭是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
在現代化的武器面前,什么人海戰術都是笑話,武器的殺傷力和質量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