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時間一晃而過。
在這三天的時間里,雙方都是養精蓄銳,全力準備戰爭。
朱慈烺又接到了來自崇禎的一封信,信中詢問了朱慈烺是否需要英國公抽調一部分部隊南下支援。
對此,朱慈烺自然是大筆一揮:“不需要!”
李國楨有些疑惑:“殿下,咱們麾下的兵馬應該是多多益善吧。”
朱慈烺笑著搖頭:“不,英國公那邊才是真正的多多益善。”
俗話說得好,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朱慈烺作為一個有系統的男人,自然是承擔起最大的責任。
英國公那邊面對的可是多爾袞,這多爾袞是歷史上滿清入關時候的實際統治者,滿清之所以能順利征服整個大明,此人絕對是居功至偉。
雖說英國公忠心耿耿,但這打仗能力究竟能不能比得上多爾袞,還是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所以,還是給英國公多一點兵力,讓本宮多承擔一點責任吧!
李國楨看著朱慈烺,心中敬佩,覺得太子殿下的形象在心中又偉岸了不少。
就在此時,一旁的方拱乾突然開口道:“就算是英國公這個時候調兵遣將南下,決戰早都蓋棺定論了,也是徒勞無功啊。”
朱慈烺瞪了方拱乾一眼:“就你話多,一邊去!”
李國楨心中剛剛建立起來的太子形象突然有點小小的崩塌。
總而言之,這一天大決戰的時刻還是到來了。
一大早,雙方的所有兵馬就都吃完早餐,然后紛紛出營/城列陣。
朱慈烺所率領的明軍總計五萬,他要面對的則是李自成號稱三十萬,實際上應該在十萬左右的兵馬。
朱慈烺信心滿滿,他環視一眼附近的明軍方陣,發現這些明軍的將士們同樣也是士氣飽滿,一個個精神奕奕。
短短幾個月間,明軍的戰斗力伴隨著一場場惡仗的獲勝飛速的增長,再加上大量來自俘虜和南方明軍的補充,早就沒有當初京師被包圍時候無兵可用的那般困窘了。
李國楨看著對面的大順軍,同樣也是旗號招展,人潮洶涌得無邊無際,心中不由有些發虛,對著朱慈烺問道:“殿下,咱們這一次的仗究竟怎么打?”
朱慈烺瞇起眼睛,緩緩說道:“等等。”
系統都還沒觸發簽到呢,看來應該是距離不夠。
“啊?”李國楨傻眼了。
不是,這大家都已經出營列陣,眼瞅著馬上開戰了,還等啥啊?
李國楨很想要吐槽點什么,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耐心等候。
在對面,李自成也有些奇怪:“明軍居然一動不動?”
旁邊有人道:“陛下,這些明軍是不是在搞什么陰謀?”
李自成哼了一聲,道:“朱慈烺這個小子,確實是搞陰謀的料。這樣吧,等會城池四周都要加強警戒,別等到朕出擊之后,被朱慈烺偷襲了這個永年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