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不是環帶,而是……球形,無數的光暈重疊在一起,前一秒和后一秒的光同時出現,時間被相對扭曲,無數畫面重疊在眼前,變成了一副馬賽克一樣的特殊場景。
這些所有的一切,在十方的周圍構成了一種特殊的高維形狀,但他又無法察覺。
因為單憑肉眼,人類是無法區分空間的真實形狀的。
“四維……世界?”十方的腦子被巨額的信息沖擊的頭昏腦漲,
來自四維宇宙的高維投影充斥他的大腦。
這是一種無法形容的奇妙的體驗。
常見的三維感知,即——上下、左右、前后,分別為x軸、y軸、z軸,三個方向,組成了“三維”。
但這里不止有“三維”。
任何人的方向感都會在這里完全消失,因為人類無法在這里判斷所謂的方向。
但是,無法判斷,不代表不存在。
十方隱隱約約有一種感覺,這個地方存在一些方向,這些方向很在“三維”的世界里不存在,正因為如此,他才大膽猜測這里是“四維世界”。
所幸,“三維當中不存在的方向”也是方向。
通過第四維度移動,并非是空間挪移,本質上還是有移動路徑的,。
這就和在二維世界,也就是紙上,把紙折疊起來,打穿紙張,使得二維世界獲得“第三維度”,然后通過第三維度移動,就可以跨越紙上的長距離,在二維世界完成瞬間移動般的操作。
但這不是瞬間移動,并不是讓一個物體憑空出現到另一個地方,而是讓物體在三維的方向上移動。
這樣的移動依舊是有軌跡的,有距離的,并非憑空消失挪動,只不過這個軌跡不會出現在二維空間里,也就是不在“紙”上。
但這個距離在“第三維度”上,也就是兩張紙疊在一起,中間的那個位置。
有軌跡,有距離,只不過路徑是在第四維度之中,這說明了什么?
說明,去不了的地方依舊去不了,該走的距離依然要走。
也就是說,這樣是安全的。
“計算……計算。”十方閉上眼睛。
數學是描述人類所在維度里一切的物質客觀存在的工具,學好了數學,那自然就能計算出四維的樣子。
感官不可信,經驗不可信,但數學絕對可信。
首先……引入洛倫茲變換,將能量不再視為單獨存在的量,將其和三維空間中的動量一起,構成4維矢量。
十方明白,狹義相對論的一個原理是狹義相對性原理,任何慣性參考系中物理規律不變,這里得“慣性參考系”意味著勻速直線運動在任何參考系中都是勻速直線運動。而勻速直線運動在時空中的軌跡是t*(1,v_x,v_y,v_z),正比于時間t。而參考系變換以后這條軌跡仍然要正比于新參考系中的時間t',這意味著參考系的變換只能是線性變換。
然后……按照狹義相對論要有光速不變原理:在任何參考系下都有c^2*t^2-x^2-y^2-z^2=0。
然后……(t,x,y,z)是光在四維時空中的位移。
這樣的形式可以看成四維時空中的某種“長度”,就好比三維空間中的長度x^2+y^2+z^2=r^2在三維空間轉動下不變一樣,四維時空中的“長度”在洛倫茲變換下不變,把這一段作為上一段中“線性變換”的具體實現,對任意四維矢量(t,x,y,z)做洛倫茲變換,得到新的矢量(t',x',y',z'),總有:t^2-r^2=t'^2-r'^2
這里我們取自然單位制c……
接著,能量和動量也構成四維矢量(e,p_x,p_y,p_z)”,他們在不同參考系之間的變換是洛倫茲變換,那么也有相應的不變量m,暫且寫作e^2-p^2=m^2=e'^2-p'^2
而這里的m,就是所謂的“靜止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