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第五支點的共性——對吞噬的追求。
無止境的追求,沒有終點,永恒的吞噬。
還記得十方的“能力”嗎?
十方和這些“上位者”的共性是……
吞噬。
——————————
十方感覺自己已經被囚禁了一億年。
也可能是一秒鐘,他分不清楚。
恐懼情緒在增長,十方的心中泛起一種惝恍迷離的感覺,宛如置身于夢境一般,他根本難以言喻此時此刻的狀況。
他總覺得剛才還是大白天,陽光明燦燦地照著,可是此刻他抬起頭來,眼前卻展現一片煙霧迷蒙的夜景,月色皎潔,景色極為迷人,就這樣,不知道是多久過去了,這幅綺麗的畫面持續了一刻鐘后,夜色就完全占據優勢,剛剛的白天好像消失了,在這片景色的轉換中,只覺得眼花繚亂,白晝一下子變成黑夜,黑夜過后又是白天
不知道是十方睡著了,睡了一天,所以周圍變成了晚上,還是說他真的只是一眨眼周圍的景色就變了。
他分不清楚,他甚至搞不清楚自己是清醒的還是睡著的,時間對他而言沒有了意義,他的所有時間觀念都被摧毀了。
心理學時間上,人們有許多有趣的概念,一般認為,時間內容中的趣味和新奇之處,就是讓它“流逝”的關鍵所在,也就是說,歡樂時光會使時光短促,而單調和空虛則會抑制時間的進程。
這種說法不盡適當。空虛和單調無聊固然會使每一分鐘、每一小時延長,令人有“度日如年”之感,但它們也能將巨大和極大的時間單位縮小或使它飛逝,甚至化為烏有。反之,一個充實而有趣的時間內容,能使一小時,甚至一天的光陰縮短或輕松地逝去。
我們所說的寂寞無聊,其實只是一種由單調引起的,時間上一種反常的縮短感覺,生活老是千篇一律,漫長的時間似乎就會縮做一團,令人不寒而栗。
倘若一天的情況和其他各天一模一樣,那么它們也就不分彼此。每天生活一個樣兒,會使壽命極長的人感到日子短促,似乎時光不知不覺地消逝了。所謂習慣于生活,其實就是對時間有一種木然甚至麻痹的感覺;年青時的日子過得慢,而晚年的歲月卻消逝得愈來愈快,也必然是這種“習慣于生活”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生活中引入一些插曲或變換一番新花樣,是維持生命力,使我們對時間保持清新感以及使我們對時間不會感到漫長,厭煩或枯燥無味的唯一方式。
新環境能夠讓我們的生活有一種新的感受。
換環境,旅游,周末上溫泉浴場,游樂園,都是為了這個目的,而調換環境和生活中加入某些插曲就有消除疲勞的作用,當然,生活的插曲終了時,對時間的清新感也就隨之消逝。
住到一個新的地方,頭幾天有一種清新之感,也就是說使人精神百倍——它能保持六天到八天左右。
接著,隨著你“習慣于”這個地方,似乎漸漸覺察日子緊縮起來——
誰依戀著生命——或者說得確切些,誰對生命依依不舍,誰就會恐懼地覺察到,日子的步子跨得越來越輕盈,無聲無息地開始溜走,而在生命最后的幾星期,簡直飛逝的令人害怕。
小時候,人人都覺得時間過的好慢,因為年輕的人總覺得一切都有新鮮感,整個世界都是嶄新的。
到了成年之后,一開始工作起來,恍惚之間,一年便過去了,明明什么也沒做,下一個新年就來臨了。
年老的時候,好像十年時間便是彈指一揮,人生馬上就要步入終點。
十方現在,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