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后姐妹相聚實在不易,互相發發牢騷不免提到娘家,徐家簡單,但是一家人的關系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簡單,徐圓對此看的很淡,不然也是過不好少女時期的。
“我聽娘說,要把慶哥送去念書。”
慶哥是徐家的心頭肉,王氏將近四十才得這么一個獨子,這是徐家唯一的香火,幾個姐姐和父母事事都依著他,被喂得白白胖胖,性子十分的嬌氣
“爹跟娘能放心?”
對自己這個小十歲的弟弟徐圓向來是帶著嚴格的要求,不似其他人一味的寵溺他
這年月,到處征各種兵役徭役,青州之外的地方聽說都有造反的了,他們如今去鎮上這短短的幾里路,往往都是好幾家一起約好再去,就怕遇上劫道的,這世道是怎么變成這樣的徐香不懂,依稀記得小時候還不是這樣的光景,但是徐圓聽趙元嘉念叨過幾句,也不難明白
皇帝無子老邁,不問朝事,四處追尋長生之道,江山后繼無人,朝政都被宦官把持。受不住這無望的日子,自立山頭的人也很多,其中有不少人在當地頗有些實力,就連官府都要避其鋒芒。
套用在她們能夠理解的話就是地主老爺沒有子嗣,心灰意冷妄求長生,底下人心思各異,手段齊飛。雖然與她們一點也沒關系,但最后遭殃的都是她們這樣的普通人
“所以說是想一家搬到鎮上去住,大姐夫畢竟是在衙門當差,有他關照也不用發愁了。”
徐圓撇嘴,倒是也猜到了。長姐嫁的好是沒錯,但是徐慶那個包袱是一輩子都別想甩開了,除了這個看起來就不會有多大出息的弟弟,有個吃官家飯的女婿是徐家父母生平唯二得意事
她還不清楚慶哥那個德行,下河摸魚上樹打鳥是一把好手,以前有她管著還好些,現在家里誰能管他,誰又舍得?
讀書這件事沒有大毅力根本堅持不下來,徐圓看這就是拿錢打水漂
趙家是什么情況徐家是知道的,再加上徐圓最會裝聾作啞,對父母明里暗里要錢的話都是理都不理的,直接就不回娘家了,氣得王氏恨不得沒生這個吃里扒外的丫頭,夫家對她再好能比得上血脈親人嗎?
莫說徐圓都嫁人了,就是未嫁時跟她要錢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眾所周知徐圓手里是有點錢的,當初徐家獅子大開口要了了三十兩的聘禮,趙家也爽快給了,沒有討價還價,除去置辦嫁妝和被徐父徐母扣下一些,最后隨著徐圓出嫁也有十兩,不過這也是徐圓鬧了一場才爭取到的,不然到她手里的還不知道能剩多少呢。
在不知道趙家的家底之前,徐圓自覺十分可觀了
所以徐父徐母把心思動到她這里,也是能理解的,但是徐圓是什么人,想從她手里摳出銀子來門都沒有
徐圓的態度一直很強硬,王氏至今還不曾因為徐慶上學堂的事情上門。她是姐妹幾個中最有主見的,趙家這門親事也是她自己點頭的,以后的日子過的好也罷,過的差也罷都是她自己選的,絕不后悔。
徐家父母沒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重男輕女,但做父母的永遠拗不過自己的兒女,比起次女,三女的選擇高明許多,也就不去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