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璇真真切切的看到徐干口中說的個個亭亭玉立,抱在一起取暖的三十八位妃子時。李璇的心中又激起了其他的想法。
“徐干,你覺得如果將她們留給懷王殿下,懷王殿下會如何處置她們?”李璇避開眾人問。
徐干的確是個平時不怎么動腦子的,面對這個問題被噎的說不出話來。
“但說無妨。”李璇道。
徐干為難極了,半天才支支吾吾的說:“放了?末將覺得懷王殿下是個心善的人,眼前這些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也先不出什么大的風浪,應該會把她們給放了。”
李璇依舊是面色沉重,心想:如果此刻李真在該多好。
懷王殿下是個心善的人,從表面上看這句話是對的,但實際上呢。實際上懷王殿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李璇至今也看不明白。
懷王殿下如今也只不過是二十五歲的年紀,算上去也只比李璇大三歲左右。但他以二十五歲的年紀憑借著僅剩的一點不多的皇族血脈就站穩了腳跟,甚至與梁元帝的親弟弟程英王兩分天下。
能有如此作為的年輕人,又怎么可能真的是十分仁善的人?
李璇看不懂懷王殿下,唯一能看懂的那一層,也只是懷王殿下表現出來的仁和寬厚。
在王瓊的眼里,李璇和懷王殿下是兩個少年,是兩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孩兒。可實際上,不論是李璇還是懷王殿下,都不可能僅僅是一個沒有任何心機的小孩兒。
在這場戰斗里,把別人,把對手當做小孩兒的人才是真正的腦子缺根筋,最早退出歷史舞臺的人。
徐干通過李璇的表情能夠感覺到李璇對自己的回答似乎并不滿意,而且仍舊有些憂心忡忡。
徐干雖然一心追隨李璇,事事以李璇為先。但并不代表徐干就能完全讀得懂李璇的心思,就好比現在,徐干不明白李璇為什么會如此憂愁,心中到底想著什么。
都城被李璇占據這個消息不脛而走,最早傳到是程英王的耳朵里。
程英王直接就坐不住了,都城象征著什么?那可是象征著正統,象征著大權。
誰先得到都城,誰先控制皇宮,誰先登上龍椅,誰先拿到玉璽,誰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帝。誰就能夠站在正義的一方去討伐另一方。
程英王怎么也沒想到,當初被自己瞧不起的李璇改投懷王殿下麾下之后,就如此的勢如破竹,居然低下了如此汗馬功勞。
“為今之計,就是趁其不備,繼續攻打都城。在對方兵困馬乏之時,一舉將都城拿下。”程英王顯然是貪功冒進的。
安棱卻覺得這不是最佳的辦法,他是程英王身邊的一位謀臣,其功勞堪比李璇身邊的李真。程英王非常的信任他,但凡是安棱的進言,程英王幾乎是不用考慮的,就會立馬同意。
“殿下,雖說如今出兵的確是趁其不備,攻其虛時。可...我方前幾日也是剛剛和無錫山上的反賊一戰,如今正是修養之際。況且,無錫山一代的反賊并未肅清。若是貿然出兵,可謂是前后夾擊。實力上與李璇相比,又是難分高下。此刻攻擊,并非良策。”安棱的建議非常中肯,針砭時弊。
“先生,那你說此刻該如何辦?難不成就這么坐以待斃?”程英王是個急性子,雖然還是想著直接攻打,但依舊是耐下心來,尋求安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