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只要有一些讓人感興趣的東西,人的情緒就會變得不可控,理智會被瞬間拋棄。
而電梯犯罪案也就是這么產生的,可能你本來就是一個好人,但是在那樣的環境下,那樣的空間下,在情緒的撩撥之下,瞬間上頭,然后在一秒鐘內鑄成大錯。
當你理智思維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你已經做完了犯罪的啟動環節,這時候緊張、害怕、興奮的心情交雜,情緒再上頭,就不管不顧了。
在心理學家發現了這個原因之后,警方嘗試了播出廣告,張貼警示,增加人手等方式,但都不能減少電梯里的犯罪率。
最后,在心理學家的建議下,電梯了擺放了鏡子。隨后,犯罪率直線下降。
原因就是當人情緒上頭,有犯罪沖動的時候,會從電梯的鏡子里看到自己的樣子。這種直視自己的感覺,會在潛意識提醒自己的身份和行為,增強對犯罪的羞恥心理。
而就是這種“提醒”出來的羞恥心理,會讓人瞬間冷靜。就相當于在你決定去吃火鍋燒烤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站在體重秤上,看到了自己的體重。于是你瞬間清醒,發現自己必須減肥了,所以要乖乖回去喝粥。
在這種心理作用的影響下,這種因為情緒失控導致的突發行為,直接被有效遏制。后來隨著科技發展,電梯里的鏡子少了,但是電梯墻壁一定是可以反光的。
這就是心理學的妙用。
心理學中,人對自我的認知其實是多方面的。而環境也是一方面影響。
簡淵熟悉的人,就像是一面面的鏡子,無時無刻都提醒著簡淵的身份,簡淵的狀態,甚至是簡淵的前進方向。他知道自己是誰,要做什么事。
但是去了南方,失去了這樣的鏡子,在一個誰都不認識的城市,再加上有宋繁星的事情作為鋪墊,情緒就上頭了。
多年的噩夢對簡淵的內心,其實造成了很大的摧殘,甚至稍微有些扭曲。平時還能克制,但在外地就失去了“電梯鏡子”的驚醒效應,所以竟然有些黑化,做的事情又狠毒又陰損。回來之后,讓簡淵自己都有些詫異。
簡淵的這種黑化,有些危險。
最關鍵的是,簡淵和別人還不一樣。簡淵的情緒上頭之后,反而變得更加冷靜理智,甚至可以做到絕對的冷靜理智。
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
了解過犯罪心理學的人應該都知道,大多人在情緒上頭的時候,其實是處于失控狀態。就是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
而如果有人在情緒上頭,欲望失控的時候,還能保持冷靜和理智,那么這種人如果不加引導,幾乎是天生的惡魔。
很多連環殺手就是這樣的心態,他喜歡殺人,殺人這種瘋狂的欲望讓他停不下來。但是在殺人之后,他又能冷靜理智的處理收尾,讓警察難以破案。
剛剛回來的時候,簡淵還處于那種“黑化”狀態的末尾,沒有反應過來。等到現在,睡了一覺,再去審視自己的時候,簡淵才發現自己身上發生了多么恐怖的事情。
所以這種“黑化”真的是太危險了。
而簡淵直到這個時候,才后知后覺的發現,原來噩夢對自己的精神狀態是真的有負面影響的。他之前真的以為,只要不做噩夢,自己的困擾就會消失。
但是現在簡淵才發現,就算不做噩夢,但多年來噩夢侵襲所造成的心理損傷,已經讓他內心有些潛在的扭曲和黑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