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安全感這種東西,絕大多數人都是有些缺少的。特別是在感情方面,稍有冷淡,就會胡思亂想。內心的害怕其實就是在于安全感的缺失。
舉個例子,你永遠不會擔心自己的父母會不愛自己,所以這樣的安全感即使發生任何事,也能轉頭就忘。可愛情面對的確實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單獨個體,這樣的存在就代表如果你不去維系關系,那么永遠的離別是很可能的事情。
所以有些在戀愛中的人,會忍不住的逼迫另一半發誓,要許諾兩個人不會分開。心里明知道這樣的許諾沒有用,甚至還會讓對方厭煩。可內心就是需要這么一個承諾。多可憐。
有人提問:“我很喜歡一個人,但是我們星座不和,怎么辦?”
簡淵很無語,說道:“我從來不信算命什么的,因為傳統星相學、占星術中,還有現在的什么十二星座、算命先生,往往都是利用巴納姆效應來自圓其說。一般情況下求助算命的人都是在情緒低落的階段,屢遭生活挫折使他們丟失安全感,聽天由命的依賴心理容易接受算命先生的暗示。算命先生利用巴納姆效應中籠統性、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去揣摩對方的內心感受,說出一些模棱兩可的既往判斷和未來預言,用詞籠統而抽象,多是人生常見的一般共性。由于求助算命者常把算命先生視為先知先覺、神的使者,當算命先生說出開始,自己就會潛意識補全內容,所以就會感到算得準,說的很扎心,好像戳中了自己一樣......”
“所以如果那個人你真的喜歡,你根本不會在乎什么星座。你只不過是在給自己的怯懦找借口。因為星座不和,所以不能在一起。而不是因為你無法吸引那個人,無法讓那個人愛上你。”
眾人哄笑。
簡淵繼續說道:“如果你沒有這個自信,那我推薦唯心療法。你就告訴自己,這個世界因為你存在,你死的一刻世界滅亡,你是世界唯一主角,其他人是為了你不孤單,所以你不用在乎其他人怎么看你,因為你的生命是最寶貴的。”
“這個世界很多你不能理解的事,都是可以用心理學去解釋。比如說你想甩掉一個人,那么在十字路口說出口,成功幾率回答。因為站在路口,人的潛意識會浮現出分別的場景。那么在路口說分手,潛意識會更容易的接受。”
“再或者,如果你的女朋友生氣了,那說情話一定要對著左邊的耳朵。因為右腦控制左邊的耳朵,而右腦控制的是感性情緒。你從左耳說的情話,會事半功倍。”
“很多人都說,愛情是互補。但其實是,愛情的本質是臭味相投!”簡淵坐下來不慌不忙的說道:“互補的愛情,實際上會讓你感覺很累。你良師益友性質的關系,本質上是學習的過程。沒有人喜歡在生活中一直被人上課。只有和你吃喝玩樂能合拍的人,才能真正的打動你。”
這番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顯然并不任何簡淵。
簡淵則是繼續說道:“人際關系中,有一種鏡像效應。就是說如果你去模仿一個人的習慣,那么你就可以很快拉近兩個人的關系。人喜歡和相同的人交朋友,這樣能找到認同感。但是注意兩點,不要過于刻意頻繁的模仿,這樣會讓人更加反感。還有就是不要模仿缺點。鏡像效應的對象,要建立在禮貌的前提上。”
簡淵一邊說著,一邊微微的點頭。講臺下的觀眾很多人也跟著點頭。
這其實就是一種潛意識的同化。在表達觀點的同時向其他人發出一些積極的信號,比如微微點頭,那么其他人會潛意識增強了贊同的心理,被觀點同化。
簡淵現在的能力,早已經做到了舉重若輕。所以完全可以一邊進行觀點的輸出,一邊進行一場群體性的“意識同化”。這種同化當然不是小說電影里那么離譜,大概就算是一種輕微的洗腦。
就像是非法傳銷的講課,為什么讓很多人不知不覺就進入圈套,其實用的也是這個原理。只不過非常傳銷的辦法簡單粗暴,而且目的性強烈。